就业能力蝉联全球前列 中国大陆第2 《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发布
《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今日正式发布。在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复旦大学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优于2013 年。
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保持了较高水平。在近日发布于国际纽约时报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上,复旦大学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第2,全球排名第36位,较去年上升7位。
“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充分反映出了经济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欧洲多国以其传统实力占据了榜单中四成席位,剑桥大学夺得桂冠;美国则有6所高校位列全球前十;亚洲高校的位次在近年持续上升,其中中国(含港澳台)有13所高校进入榜单,和英国并列全球第二,远超日本和印度,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给高校注入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就业能力前列的高校与地区也有着紧密关联,长三角区域和香港各有4所高校进入榜单,北京则有2所高校。长三角的优异表现与上海的经济辐射效应密不可分,复旦也就此问鼎长三角地区就业能力最为突出的高校。
“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是广受认可的高校就业评估榜,由法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erging及德国调查机构Trendence合作,通过在线访问4500名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得出。这些受访者来自21个行业,遍及中国、美国、英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等20个国家,其中超过一半受访者来自全球领先的1000家公司。
对于此次榜单的发布,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感到高兴,但并不惊讶:“就业能力体现的是一所大学的培养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招收的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就有责任将他们培养成全球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让他们既具有博雅的素养,又具备顶尖的专业水平,正如我们在多年教育工作中凝练出的育人方针: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
据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阳德青介绍,2014年我校就业学生总体签约率达到96.04%,远远高于上海市的平均水平,其中赴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总数达到 681 人,占所有去企业就业总人数的24.63%,相当于每四名去企业就业的复旦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就业层次高、行业广泛、国际性强已经成为了我校赴企业就业学生的特点。
陶氏化学亚太地区业务开发总监陈林亲手将很多毕业生培养成了业务骨干,他认为复旦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思想活跃,特别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为企业带来了活力。
和陶氏一样,很多企业对复旦的毕业生质量感到十分满意。在此前一项我校针对397家用人单位毕业生满意度调研中,用人单位对于复旦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7.6%。用人单位对于我校毕业生相关工作能力进行评价中,最突出的因素是:主动学习能力、专业素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工作责任心。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轶梵在工作中接触了不少复旦毕业生,他说:“复旦的毕业生普遍有两大特色,一方面眼界开阔有灵气,在工作中能以很强的领悟力举一反三,这和毕业生们告诉我的复旦通识教育应该很有关系;同时又脚踏实地,是很让人信得过的工作伙伴。”
李轶梵是85级世界经济系的校友,对于复旦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影响,他直道“居功至伟”,“复旦的教育让我走到今天,在面对层出不穷新问题的时候,总有专业能力和完整的思想框架去合理应对。”
复旦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章晓野认为,复旦能够在全球大学就业榜表现优异,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她表示,“这次排名得益于复旦的国际声誉和校友们的出色工作表现。复旦有很多校友活跃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他们长期以来的杰出表现与国际影响力为母校增添了光彩,学校为他们感到骄傲。”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阳德青强调,近年来前往中国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的就业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进入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央企、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银行等企事业重点单位的毕业生数量超过 65%;西部就业 188 人,基层就业 403人,其中选调生录取41人,村官录取 5 人,三支一扶及社区服务计划2人;国家重点单位也有所突破,航空航天、军工、核工程、船舶等就业领域就业的人数 84 人。
学校在就业政策和指导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时复旦学生的质量也得到了各省市用人单位的青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年将企事业联合招聘会首次开进了复旦校园;贵州省也在今年和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我校开展定向选调生招录将作为其上海的第一站。
目前,学校正全力开展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将最好的人才输送到国家最需要、世界最顶尖的岗位上仍然是复旦在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