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深入推进我校学生就业工作 ——校长胡寿根在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07.05.2015  21:38

各位老师:
    就业是社会民生之本,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业是学校办学之本,是检查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当前,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今天,我们召开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析对策,明确任务,确保今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完成。
    学校始终把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列为每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去年我代表学校与各学院院长签署了《2014年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学院通过全员参与,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攻坚克难,推进就业工作并取得实效。各项数据显示,2014年我校学生就业率创出了近年新高,学校整体就业工作水平位居市属高校前列,各学院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就业工作任务。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向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努力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就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研工部、学工部分别作了汇报,各学院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就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一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旧很大,对宏观就业形势有一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二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期望与现实需求仍有差距。三是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大,就业人数再创新高,今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规模达到749万,其中上海高校毕业生17.8万,我校毕业生6203人,地处人才汇聚的上海,我校就业工作压力极大。
    同志们,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看到困难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现在距离2015届毕业生离校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完成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对接行业,建立毕业生就业与行业产业人才供需协调机制。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上海市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依托“一校八院(所)”协同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平台,联合政府、企业、行业资源,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产业人才供需协调机制。各学院要不断主动对接行业,拓展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并深化与共建单位的合作,真正打造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形成科研合作、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基地实训、企业实习与就业等完整的人才培养服务链,推动毕业生到与学校学科布局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自贸区等领域就业。
    二是改造专业,完善毕业生就业与专业预警、调整和退出机制。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2年我校本科专业由59个调整至53个,2014年新增本科专业1个,目前学校共有54个本科专业。我们要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计划调整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计划调整机制,及时调减就业率持续较低专业的招生计划,实现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专业调整各项工作的联动。要及时总结梳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四年来的成果和经验,打造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示范专业,逐步形成“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示范效应。
    三是引导就业,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指导机制。要建立健全全员参与推进就业,全员服务就业的工作机制,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绝不只是就业部门的事情,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来,有效地鼓励和调动更多的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家长,一起参与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并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调研,了解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的差距,找出就业工作存在的瓶颈与原因,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系统规划并实施大学生各阶段学业与职业、就业与创业等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介及校外资源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践,及时将经济社会形势、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等融入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引导毕业生积极主动到基层和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要进一步做好“双困”学生就业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对于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继续完善和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生实践,扩展创业实战平台,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的投入力度,调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等机构的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学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同志们,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让我们凝心聚力、协同推进,全力以赴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加倍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我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