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成挣钱幌子 穿汉服行古礼形式大于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伴着古琴的背景音乐,十几个小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弟子规》。这样的场景在沪上国学培训机构教室随处可见。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国学培训机构后发现,在少儿国学热的背后,不乏部分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功利心态,使得国学成为部分机构挣钱的幌子,国学培训市场也呈现出种种乱象。
国学热使得少儿国学培训市场风生水起,各种培训机构也纷纷出现。在百度中检索“上海国学招生”,出现的数百条信息显示,做国学培训的,既有独立的专门机构,也有高校开设的国学班,甚至还有打着国学旗号的晚托班。但这些培训机构良莠不齐。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少儿国学培训市场出现三大乱象。
首先,国学被当做招生嘘头。有家长向记者反映,他的孩子在暑假里参加了一次国学夏令营,行程内容和团队旅游没有多大差别,但因为有国学的名头,收取的费用却远远高于旅行社。根据这位家长提醒,记者查询到浦东一家国学堂今年暑期组织的敦煌国学夏令营活动。为期一个星期的夏令营,主要内容为戈壁徒步和国学讲座,费用近13000元,几乎是旅行社类似路线报价的两倍。这位家长说,这次夏令营仅仅只有一个星期,除去参观和徒步,只有两次讲座和国学沾边。
其次,教学重形式轻内容。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5岁女儿在今年暑假里参加了一个国学培训班,买了汉服,还学了古人行礼,能摇头晃脑地背两句《三字经》,但总感觉不是味,好像在学习表演,而不是在学习国学。对此,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学新认为,学习国学不能仅仅流于形式,穿穿汉服、念念《三字经》,甚至给老师下跪,这是闹剧,不是真正的学习国学。
再次,师资力量不保证。今年年初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国学教师缺口量在100万人以上。然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教国学的,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曾表示,国内专门开设国学的大学很少,所以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国学,使得国内师资队伍的缺口很大。
面对乱象丛生的国学培训市场,家长到底该如何选择?一莲堂国学的吴老师认为,少儿国学教育应该以渗透式的学习为主。“3-5岁的孩子最适合国学启蒙教育。把孩子放在国学的氛围之中,像种花一样,把种子放在泥土里,让水和养分渐渐地去浸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