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本土小龙虾养殖初获成功 与水稻"种养结合"拟在金山推广

27.04.2015  16:02

  东方网4月27日消息:昨日,上海第二届小龙虾开钓活动在金山区枫泾镇拉开帷幕,标志着上海开始用“种养结合”养殖本土小龙虾取得了初步成功,接下来将会考虑在金山区等郊区县推广,未来上海人将有望用更便宜的价格吃到本地产的小龙虾。

  运输成本推高价格

  上海人每年吃掉的大闸蟹已经达到近5万吨,现在吃小龙虾的能力也不弱,每年可以消耗1.5万吨小龙虾,相当于3亿多只。

  不过现在这些小龙虾基本都来自外地,由于运输成本等因素,造成小龙虾的价格居高不下,比产地翻了几番。

  “上海人原来不是很喜欢吃小龙虾,因为嫌脏,觉得它是臭水沟长出来的,所以档次高的爱吃大闸蟹。”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表示,随着江苏等地开始推广虾草共生的清水小龙虾养殖方式,吃小龙虾也开始在上海越来越火爆。

  “江苏盱眙每年可以产2万吨小龙虾,但本地的消费量也很大,真正进入上海市场的不多,现在上海的小龙虾主要来自安徽和湖北,每年可以吃掉1.5万吨。

  每亩稻田可养300斤

  “现在只是4月份,大的小龙虾已经长到每只1两以上,而一般这个月份都只能长到半两到6钱。”昨日上午,王武向早报记者展示着枫泾镇稻田里已经长成的小龙虾。

  在枫泾镇试点的养殖基地里,将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融合为一个生态系统。待6月小龙虾捕完后,水田内将开始播种水稻,下半年水稻苗和小龙虾苗将在水田内共同生长,水稻吸附水中的氮磷,令水质优于外河水道,而小龙虾的粪便又是水稻的天然肥料。

  平时,农户给小龙虾喂食螺蛳、小鱼、贝类等天然饵料,动物性饲料令小龙虾和稻米的甘氨酸含量都很高,呈现天然的鲜甜味,待水稻收割后,虾苗也已基本可以长到1厘米到2厘米,此时稻田又恢复为水塘,进入小龙虾的集中生长期。

  王武告诉早报记者,在安徽、湖北等地的养殖户那里,小龙虾主要采用“虾草共生”的养殖方式,小龙虾的批发价实际只有8到10元一斤。而目前,上海市面上加工好的小龙虾售价普遍达到了每斤40元到50元,翻了好几番。枫泾镇现在正在试点的“种养结合”养殖方式,令每亩稻田的小龙虾产量可以达到300斤,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小龙虾的产值,不但令农户的收益大大增加,小龙虾的生产成本也不高,目前整个开太养殖基地试点的小龙虾产量有60吨,市场收购价为每斤约20元。

  接下来,随着这一养殖方式能在枫泾5万亩稻田,直至金山区的二十几万亩稻田推广后,小龙虾的总产量有望达到1万吨,这样就能满足上海人的大部分需求,同时小龙虾的价格也有望明显下降。“小龙虾养殖的技术要求并不高,不影响稻田的正常生产,农户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高。”王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