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老街70岁旧公房返老还童 小桥流水重现韵味

02.02.2017  21:11

  青村中街18号,在过去70年里,它与周边的其他建筑一样饱经沧桑:屋瓦残破,墙体斑驳,门窗多有破损,院内杂乱无章。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墨画般的粉墙黛瓦,崭新的棕木色门窗,精致明亮的院落,再配上门前的小桥流水……引得许多路人驻足合影。

  不仅是青村中街18号,半年来,奉贤区青村老街(包括中街、西街、东街)上所有解放前建造的旧公房经历了“改头换面”的修缮。为了能在“新房子”里过春节,有一批住户已经按捺不住早早搬了进去,应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

   憋屈:能想象房子没下水道吗?

  应阿姨在青村中街住了近半个世纪,说起这房子的昨天和今天,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1980年前,只有城镇户口的人才能住进这一片,好多人羡慕我。房子虽是公房,也只有20多个平方米,但足以让全家人有安身立命之所。”应阿姨说,如今许多老邻居都有了更好的去处,像她这样坚守老街的住户不足三成。

  青村老街上绝大多数房子有70余年历史,有些甚至上百年,属历史保护建筑。随着时间推移,新搬来的居民紧邻公房建起了私房,沿街形成了公私房混杂的尴尬局面。

  表面看,公房因年代久远,外立面破旧不堪,而许多私房则建造晚、工艺新,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尴尬的是,大多数私房都有现代化生活设施配套,厨卫功能一应俱全。而旧公房则相形见绌。

  “你们能想像这房子没有下水道吗?”应阿姨说。没有下水系统,同时也意味着没有现代化厨卫和排污功能。这在40年前或许不算什么,可时移世易,老街的周围盖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应阿姨一家子却仍旧过着烧炉子、倒马桶的生活。应阿姨的屋背后还有集体用的化粪池,生活用水排污口只能设在自己院门前。

  邻居张老伯与应阿姨同年搬入青村中街,张老伯说,自从有了孙子,旧公房的不便更加凸显。老屋的木楼梯踏板不牢,也没有扶手,小孙子已从爷爷家楼梯滚落四回了。“我若是想孙子就只能去看他,不敢再让他来。”张伯说。

  近几年,这些旧公房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屋面漏水、墙面倾斜、墙体开裂。每年台风季节,青村老街上的“应阿姨们”就成了政府通知紧急撤离的主要对象。

  今年以前,“住在历史保护建筑里”,成了应阿姨最想撕下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标签。因为这房子带给应阿姨许多憋屈和尴尬,已经谈不上什么历史的美感。

   担心:老房子还能有什么作为?

  去年初,有人主动找到了应阿姨。不光是她,青村老街上几乎所有的旧公房居民都被“敲了门”。“他们说旧公房要修缮,怎么修,想听我们居民的想法。

  应阿姨口中的“他们”,是沈杰和几个奉贤区房管局的同事。区里领导要求此次修缮不仅要保护传承历史风貌,还要切实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优化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对直管公房修缮前,要到每家每户去听听意见。

  沈杰说,许多直管公房的修缮很棘手。一方面,属于历史保护建筑的老房子结构复杂,修缮方案专业性强;另一方面,老房子的原始功能太不健全,在保护的前提下修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完美。

  果然,才跑了几趟现场,沈杰一行人就遇上了现实的难题。公共部位空间小,脚手架怎么搭?老街道路窄,建材和建筑垃圾怎么运?老住户年纪大,施工期间往哪搬……

  更难的在后头。沈杰每跑一户人家,带回来的都是个性化的建议,而且针对同一问题的改造想法常常相左:这户想把厨房建在南边,那户希望改造在北边。朝向不统一,怎么合理铺设管道?这户希望把格栅木窗换成铝合金窗框,那户提出希望把房屋外立面粉饰成西式洋房。如何在保持历史建筑原貌的情况下,让大家都满意?这户人家是旧公房,旁边一户是后建的私房,两家共用的墙体怎么协商修复?

  “截止到施工之前,综合居民意见,再同专业设计、施工单位商讨作出的规划方案已有6个版本,所有调研资料摞起来有一人多高。”沈杰说。

  7个月前,青村中街正式开工修缮,应阿姨一家和周边的邻居暂时搬离了老屋。锁上院门的一刹那,应阿姨还有些不放心。“这么多年的老房子了,还能有什么作为?我提的那些要求,他们会不会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