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区县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将建83个学区和学校集团

27.08.2015  19:46

  东方网8月27日消息:几所学校之间,运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共享,鼓励师生跨校兼课,各校特色课程共享……徐汇区“华理学区”探索打通教育资源试点将获推广。记者从市教委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15学年起,类似的学区将在本市17个区县逐步建立,本市将全面试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打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去年3月,上海成为全国率先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是本市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必然选择。集团化办学主要是将优质学校与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的学校,或者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新建学校等结成办学联合体,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式,形成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集成创新的办学新格局,整体提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

  从2014学年开始,徐汇、杨浦、闸北、金山4区“先行先试”,一批学区、集团正式运行,探索学区内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机制。至2015年底,17个区县将有学区和集团83个,覆盖学校531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1.5%),覆盖学生425889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4.6%);至2017年,全市学区和集团数预计为118个,覆盖学校717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56.1%),覆盖学生585151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7.6%)。上海市教委表示,将通过3-5年努力,做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大文章,打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

  此外,2011年市教委启动“新优质学校”项目,目前有近100所学校参与创新研究。各区县正在制定区域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已覆盖约120所学校。本市还将开设新优质学校微信公众号,分享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等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