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极亮X射线源研究获进展

23.12.2015  10:00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安涛等研究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极亮X射线源的准周期振荡,探测到3个长时标的周期,并基于翘曲盘理论对观测现象进行了解释。相关成果发表于《天文与天体物理学》。
  
  极亮X射线源(ULXs)指一类X射线波段发光功率高于3×1032瓦特(相当于1秒钟释放的能量要大于1032焦耳——约20亿亿个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的X射线点源。ULXs发出的X射线光度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会产生近似周期性的闪动,称作准周期振荡。通过研究ULXs在X射线波段上的光变可以了解中央黑洞的性质。
  
  “目前共发现了20多颗ULXs,而NGC5408星系中X射线波段最亮的这个名为‘NGC5408X-1’的ULX有着时间跨度长达4.2年的监测数据,是最适合用于长时标准周期振荡的对象之一,这也是我们选择该源的主要原因。”安涛说。
  
  “NGC5408X-1出现了两个时间长达100天以上的周期信号,而且这两个信号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显然无法用双星轨道周期来解释。我们认为,它们很可能与翘曲吸积盘的进动相关。”安涛说。2.6天的周期成分有可能是NGC5408X-1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中等质量黑洞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也是首次给出了该源3个周期成分并存的理论解释。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