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专车服务” 向垄断还是向专车下刀?

24.12.2015  14:05

在最近各地有关部门封杀“专车服务”和出租车停运的事件中,面对网友质疑,相关部门依旧我行我素,对“专车服务”闷头乱打,对出租车行业改革一字不提。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出租车行业改革,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据统计,目前北京、上海、济南、沈阳、南京、重庆、天津、杭州等十个城市叫停了滴滴打车、易到用车、快的打车等公司的专车服务,并把专车定位成“黑车”。

长期以来,出租车司机“生存难”,乘客“打车难”,畸形的出租车业态饱受诟病,病根是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掌握经营权就能坐享其成。由政府部门严格控制准入的经营权,很容易滋生钱权交易和腐败寻租,百害无一利。可以说,出租车行业要改革成功,必须向垄断经营权开刀,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扶持多种创新业态。

随着改革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教育考试、公务车、养老等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陆续破冰,改革航船行至深水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啃就难在缺少触碰既得利益的决心,缺乏对阻碍改革权力的制约机制。出租车行业改革当真是最难啃的那块硬骨头吗?车改是向垄断还是向专车下刀?我们拭目以待。

综合新华社 《经济参考报

齐中熙 陈诺 冯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