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话 携手打造气象信息传播“生态圈”

12.09.2017  05:23

这是一个动动手指就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天气信息的时代,上海作为一座信息智慧城市,个人话语权之高,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无形中,也给一些网络谣言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几乎两个月一次“阵痛 主动出击破除谣言桎梏

 

——比如,4月4日,一则题为“上海天气又要作妖”的公众号文章广为流传。作者称,4月申城有18个雨日,即将开启“看海模式”。

 

——比如,6月20日,“连续30天降雨”的大新闻又双叒叕出现。一张预报图显示,申城自入梅后第二天起,连续30天将“天天有雨”。

 

——比如,8月2日早上5时50分,有网友称,在上海北外滩公平路附近惊现“海市蜃楼”,并配有多张照片。

 

一次次“轰炸”网络、朋友圈的发帖,触及到气象部门的“神经末梢”,面对几乎两个月一次的网络谣言“任性”滋长,上海市气象局“抢占先机”,第一时间站出来,用科普的“”,用“”的内容怼回谣言:“没有积水,谈何‘看海’?”、“现有的8~40天的逐日预报,是数值预报求出来的近似解,会出现偏差”、“‘海市蜃楼’通常出现在逆温且平静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而上海的大风预警才刚解除”。

 

简短、专业而铿锵有力地官方发声,一经各大主流媒体转载、传播,让“无中生有”的谣言立马“无所遁形”,这几番连续的主动出击,确保了面对公众的气象服务“不掉链子”,更齐心协力保障正确的气象信息传播防线“不失守”。

 

“4+3 自贸区气象信息管理 先行先试

 

事实上,虽然会有一些失实的气象信息“发酵”的比较快,但一切还都在气象部门的“掌控”之中。因为早在2014年10月,上海市气象局就已经先行一步,向中国气象局申请自贸区气象服务市场管理试点改革,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加强气象信息服务管理”。

 

一个有制度、有标准、有机构、有系统的“四有”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加上一个部门内垂直整合、部门外横向联合,管理上信息融合的“三合”机制,萌动中的中国气象服务新市场,让一些国内企业、外资企业甚至国外企业都跃跃欲试。

 

这块“试验田”实行的是“备案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只要符合相关条件、标准和技术就可以进入气象信息服务行列,但同时也进入政府信用管理监控体系。

 

这里有一张“全透明”的“权力清单”,对于气象预报传播质量有明确标准,对事中事后监管、执法都设下明确“红线”。气象部门与自贸区相关部门、与市征信办实现信息共享,发布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或受到处罚的企业,都会在统一平台上现形,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自贸区“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无疑为气象服务市场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与经验。

 

互联网普法 气象信息服务管理踏上正规“快车道

 

反思一些网络谣言的诞生,也折射出气象信息传播“正规渠道影响力不大”、“辟谣信息受众面小”的一系列问题。那么,面对一些敏感气候话题、热点天气事件的时候,气象部门的专业性、准确性与主流媒体的时效性,该如何融合?

 

近日,上海气象部门联合市网信办,针对全市八十余家新闻传播类互联网企业进行普法宣传,会上特别强调,气象信息“来源应合法”、“刊播应及时”、“来源应标明”、“单位要备案”的要求,并明确由市气象行政服务技术中心负责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工作。

 

但在之后的气象信息“获取渠道”普查中却发现,大多数主流媒体都是通过搜取气象部门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获得预报预警信息,搜取的过程虽然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但时效性却变差了。

 

上海气象部门同样抱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推送气象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实现气象部门与外界信息互联互通。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在着手开发互联网接口,届时将对外统一提供信息源,这将在台风预警、暴雨预警等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上海气象部门还将依托社会力量建立气象数据洞察平台,对于一些企业传播质量、实况更新情况、企业预警发布或撤销等进行逐一监控,并将气象信息传播质量及时反馈给市网信办。当然,市网信办针对违法行为和重大舆情事件,根据需要采取实质约谈、处罚、删除消息和停站等措施。双方还将联手定期向社会公布互联网气象信息服务企业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引导市民获取权威、及时的气象预报信息。

 

一条气象信息妄自加上主观解读,就可能会成为一条“谣言”,而一条看似的“谣言”,在得到反复取证、判断后,也有可能是一条“真实的信息”。两者的界限,就取决你的态度。(冯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