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市长》—蒋卓庆:以人为本 打造"水清岸绿"宜居城市

16.11.2014  03:13
从9月4日起,上视新闻综合频道连续推出《夜线约见特别节目•对话市长》。在11月14日第七期节目中,副市长蒋卓庆在《对话市长》栏目中,听取市民建议,与主持人交流,共同探讨上海的水环境和绿化建设等话题。

      上海共有2400多万人用水,用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上海市民喝的水来自哪里?用水安全如何保障?在青草沙和陈行的基础上,上海还将设置哪些水库?除了水源 地建设,上海还有哪些环境绿化方面的规划?《对话市长》系列访谈节目第七期,蒋卓庆副市长与市民共同讨论上海的水环境和绿化建设等话题。 

      主持人: 今天我们将会继续我们"夜线约见"的特别节目--"对话市长"。今天我们将会聚焦上海的城市环境建设,今天做客"夜线约见"和我们展开对话的是上海市副市长蒋卓庆。欢迎蒋市长来到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主管绿化环境的副市长,是不是除了对上海高楼大厦建设速度的关注,您也更关注我们城市的绿色是不是多了?是不是少了?

      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的支撑系统

      蒋卓庆: 对,这是政府工作在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们关注到绿色基础建设这一个命题,它因为相对我们的公路、桥梁、地下管网、铁路这些我们通常说的灰色基础设施,更有它的生命力,是我们生态城市的支撑系统。

      主持人: 是的,上海除了高楼大厦,除了梦幻般的夜色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绿色是值得大家去亲近它,去欣赏它的。平时您没有发现是因为我们的视角,也许我们站得还不够高。今年很有意思,在国庆前后,有一个普通市民,他是一个空拍达人,拍了一组上海非常漂亮的航拍画面,我们一起从高空来鸟瞰一下上海吧。

      政府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 占GDP3%

      主持人: 在上海壮丽的夜景当中,城市的景观当中,我们看到了大片的和星星点点的绿色,其实这些绿色是不是都来自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绿色的规划?

      蒋卓庆: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讲就是绿化环境、水环境,这是我们绿色基础设施主要的方面。在这方面的投入,这几年力度很大,我们有一本大账,对于生态环保的投入, 全社会的口径是按照全部的GDP的比重,大概这方面的投入占3%。按照"十二五规划",规划到2015年,两个方面的指标要求, 森林覆盖率是15%,绿化覆盖率是38.5%。 我们做得怎么样呢?2013年的数据,森林覆盖率是达到了13.13%,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35%,我们认为经过努力是能够完成的。

      主持人: 大家一说起城市当中的很多绿地,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都是一些大型的绿化,像世纪公园、顾村公园,还有和电视台很近的"延中绿地"。但是其实在上海有很多的绿 色规划、绿色公园,可能"藏在深闺人未识",今天蒋市长也带来很多非常漂亮的图片,和大家一起来共赏,我们一起看一看。
      蒋卓庆: 这是奉贤水源地的林地。
      主持人: 有点丛林浸染的感觉,好漂亮。
      蒋卓庆: 这是郊区的片林。
      主持人: 像郊区片林都是落叶。
      蒋卓庆: 这是外环绿带,第一期。这是崇明的东滩湿地。
      主持人: 已经有鹭鸟。
      蒋卓庆: 对,这是奉贤的海湾森林公园,它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这是浦东滨江的森林公园,也是最近几年建的。

      郊野公园长远规划21个 先期启动6个

      主持人: 这几年我们都在说,上海也在做一些"郊野公园"的规划,选了一张郊野公园的规划图,蒋市长跟我们说说,在各个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呢?

      蒋卓庆: 整个"郊野公园"一个长远的规划是 21 个,先期启动,就是近期启动了 6 个,这里面是5个,包括 金山廊下的"郊野公园" 。里面比较有特色的 青浦的"青西郊野公园" , 它在淀山湖旁边,它的特色是正好地处大莲湖的湿地,还有保留完整的江南水乡的风格,去了以后大家都感觉风景非常优美,特别它有大片的杉林--水杉,这个景色一般上海很难见到。一般都是两年多时间的建设期,而且它是建设一批开放一批,分期开放。大概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这6个相继都能够开放。

      利用旧改腾出空间"造绿"

      主持人: 另外,蒋市长,还有一点我们非常关心,刚才您说了"郊野公园"的建设,它大多分布在郊区,环绕在城市中间。但是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现在上海的土地可是寸土寸金,现在我们还有空间拿出来绿化吗,在中心城区?

      蒋卓庆: 这个方面,我们市区两级政府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特别是利用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尽可能腾出空间来挖掘这方面的资源。我们对 内环以内 的有一个要求, 500米以内要能够见到3千平方米的公共绿地

      主持人: 但是我在想,市中心城区它的土地的面积毕竟是有限的,除了现有的,您刚才说抓紧的挖潜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其它的向上生长的空间?
      蒋卓庆: 那就是我们提倡的 "立体绿化" 。今年市政府专门为了鼓励社会各方面,大家来参与"立体绿化",专门制定了一个《进一步推进立体绿化的实施意见》。最近市政府又决定,对我们高架轨交的立柱, 上海立柱有1.5万根,从今明两年,花两年时间,能够披上"绿装"。

      主持人: 这次我们刚好有两张照片很生动,我和蒋市长一起来看一看。这是民立中学的屋顶,这屋顶那么漂亮!
      蒋卓庆: 鸟语花香,学生们很高兴。这个是黄埔区的垃圾中转站,实际上上去以后看不到这个是垃圾中转站。
      主持人: 像个花园。
      蒋卓庆: 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像民立中学已经建了十几年了,现在真的是鸟儿、蝴蝶都停留,说明它们适应了这个生态。
      主持人: 现在其实在很多的社区,已经有很多的非常鲜活的尝试。在徐汇区的"凌云社区",就有这样一群"绿主妇"们,她们在进行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尝试。我们也做了一个采访,和蒋市长一起来看一下。
      蒋卓庆: 我们也关注到了媒体的介绍。

      (市民采访)

          梅陇三村居民:我每个星期来浇三次水,种好后我们割下来交给居委会,一份份分好,他们都去送给孤寡老人。
        梅陇三村居民:以前邻居间不走动的,现在通过种菜相互都走动了,大家经常没事就聚在一起聊聊,菜怎么种?怎么种得好?
        尚艳华(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我们发动这些主妇,带动这些家庭,然后辐射到楼组。让我们整个社区能够形成一种联动,大家都能够跟着我们这些主妇,有一种引领,一起来做低碳环保。

      "绿色账户" 积分制鼓励居民种绿

      主持人: "绿主妇"社区小园子真漂亮,绿色昂然。刚才一个阿姨说,以前邻居是不走动的,因为种了这些菜,种了这些绿开始走动了,开始交流了。好像种绿化种出味道来了。

      蒋卓庆: 它是一个可以共同交流,社区的融合。它这个例子非常典型。最近我们还在研究,我们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有一个绿色账户,我们觉得像这种社区的,我们要鼓励,一些家庭好的成功的要推广。想通过一些积分制的办法,来做一些正面的引导、鼓励。譬如说, 达到一定的积分,到我们网站换取一些花种,培植的一些工具。

      主持人: 蒋市长做客"夜线约见",跟您谈上海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我们会谈到绿化,会谈到绿色。另一方面,现在大家也越来越关注上海的水环境,上海上海,临海临江,不能不谈水。而且对于个人的健康来说水又非常受重视,但是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经常跟市民说,上海是一个"水质性缺水的城市"。现在对于水源地的进一步 的开发,市里有什么样的规划?

      蒋卓庆: 水源地关系到市民的饮水安全保障,也是城市的百年大计,这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我们比较长时间,上海的水源主要靠黄浦江上游,还有就是陈行水库,相对来说供水规模小了,防范风险能力也不强。我们经过这几年的规划,已经确立了一个叫 " 两江并举,多元互补"的水源地的格局。

      主持人: 我们也通过了腾讯的大申网做了一个民意调查,看一看市民们对于目前饮用水的安全,他们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担心和诉求,我们来看一看。大家最关心的是尽快的建设 完备,担心有一些水污染的突发事件发生,占到了54.16%;另外还有一些朋友关心咸潮入侵,水葫芦的泛滥,这问题不能忽视;另外还有占到25%的,安全 当然非常重要,但是需要提高质量,就是我们自来水的口感能不能更好。随着水源地的进一步的拓宽,青草沙水源地的建设,上海防范突发事件风险能力是不是在提 高?

      应对咸潮 水源地"避咸蓄淡"

      蒋卓庆: 现在 "青草沙"建设已经四年 了,运行很正常。它的 每日的供水量是700万立方米,有效的蓄水库量达到3.87亿立方米, 我们算了一下,相当于50多天可以不对外取水,还可以保证正常的供应,这方面就经受考验了。今年2月份上海发生了咸潮,你们媒体都宣传,市民很关注,就是因为有了青草沙水源地,因为它有这样一个库量,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水务部门叫 "避咸蓄淡"策略 23天的咸潮期,这次我们也有效地应对了,说明水源地的建设是非常成功的。前两天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年内已经启动了黄埔江上游的太浦河的金泽水库,金泽水库造好以后,它的规划供应量是500万立方米。

      主持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报道当中,记者也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老的小区里头,由于它的管网、水箱都老化了,是不是存在二次供水进一步改造的问题?

      蒋卓庆: 对,刚才讲到的25%觉得自来水水质有问题,实际上就是老旧小区的,我们叫"二次供水设施"遭到了损坏或者老化。市政府今年决定, 每年建设2千万平方米,大概在2020年之前能够改造完成, 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加快进度。

      主持人: 对于二次供水的改造,我们记者这次也是特地深入社区做了一个采访,我们来听一听普通市民怎么来看。

      市民采访

        居民1:(改造前)水又小,而且水质不好,有黄沙、沙子,到天热的时候有红虫。现在通过二次(供水)改造,真的好,放出来的水又急、又清洁。
        居民2:老早水很不好,我们三楼晚上洗澡就没啥水,(二次供水改造)弄好之后,我们现在水真的很好。
        居民3:原来开始都不肯弄(改造),人家想想,不要把我家搞得一塌糊涂,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弄这个东西,我们没啥好处?后来有人家弄好了,跑过来一看,弄得这么干净这么好。好好,都肯弄了。

      二次供水改造 资金筹措"三个一点" "

      主持人: 通过采访我们都知道,阿姨们都说了改造前后体感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刚才最后一位阿姨也说了,一开始有些居民的配合度并不是特别高,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活。另外还有一个投入的问题,万一让我出钱怎么办?现在市里头有没有一个统筹的考虑?

      蒋卓庆: 市政府在推进这些改造当中,我们是采取政府推动,市区联手,居民要自愿。 我们在资金筹措上面是"三个一点",市政府、区政府,还有住房的专项维修基金,总体上政府是大头,主要是覆盖非商品房的范围。

      主持人: 如果说是资金的问题,通过"三个一点"解决了以后,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比如说1到6楼大家几乎都同意了,还有几户不同意,这种情况怎么办?

      蒋卓庆: 是碰到这个情况,很现实。"二次供水"设施管道要经过居民家中,要上门改造。在这方面,有些区做了很好的探索,基本上采取参照旧区改造的模式,两次征询,听 取居民的意愿,如果居民意愿达到2/3以上,大部分同意了,我们就推进,这方面实际上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把这么好的水源地的水质,通过最终环节,能够到居 民的家中。

      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基本整治完毕

      主持人: 有了每一户居民的配合,其实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都能够提高起来。除了饮用水之外,大家对于环境也会关注水,除了绿色之外。人都很亲近水,咱们从房价上就能够看的出来,临江临河的房子都最贵。在上海,对于河网,对于河道的环境整治也是在环保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

      蒋卓庆: 对,上海是水系比较发达的地区。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水环境的治理下了很大的决心,现在你看中心城区基本上一些主要的河道都整治完了。像杨树浦港,还有走马塘、 联泾港,治理以后,这些区的形象,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市民集中的区域,整个周边的景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家都非常欣喜,觉得这个工作抓对了。

      新《环保法》 违法排放"按日连续处罚"

      主持人: 对,当河道黑臭的时候大家避着走,当河道变清了,人会亲近它,可以在那散步,可以在那和孩子一起度一个周末。我们在想,对于水环境的保护,保护起来要投入太 多,要花很长的时间,可破坏起来那可是非常快的。对于现在的一些企业的、家庭这种超排的现象,我们手里有没有利器,有没有强制的措施?

      蒋卓庆: 新修订的《环保法》从明年1月1号实行。这里面最管用的一条措施就是叫"按日连续处罚",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措施,针对性非常强。什么意思呢? 对他违法的排放处罚以后,他拒不改正的,我们可以继续按照原确定的处罚额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环保跟水务部门移交公安司法部门,按照刑法来处置。

      主持人: 在蒋市长做这个访谈之前,蒋市长也说,今天特别希望带着市民朋友一起来感受上海的绿色,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到上海的环境建设当中来。普通市民怎么更多更好的参与,最后的时间您跟市民说两句。
      蒋卓庆: 我 们有一句话叫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扶持。 所以市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加强这方面建设的力度,不懈地努力。但是 我们也希望这个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特别刚才讲了,通过绿化环境的改善,通过水环境的保护来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城市,美好的家园,使我们上海的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我们共同努力。
      主持人: 谢谢蒋市长今天做客"夜线约见"演播室,和市民展开这样的交流。

【相关视频】夜线约见:蒋卓庆谈上海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