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证实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导致小头畸形

13.05.2016  10:04
  寨卡病毒感染会直接导致小头畸形吗?我国科学家首次向全世界证实:的确会。
  
  北京时间5月12日0点(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中午12点),国际一流的科学杂志《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2015年中以来,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播散蔓延;我国已发现多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人,因此也面临输入并引起流行的风险。与之前比较温和的病情相比,2015-2016美洲疫情爆发特别值得人们警惕——当寨卡病毒在巴西爆发的同时,突然出现了大量小头畸形婴儿的出生。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巴西有6000多名婴儿被诊断患有小头畸形,和往年相比高出了20倍,而这些婴儿的母亲大多感染了寨卡病毒。
  
  鉴于该病毒在全球流行的严重性, 以及奥运会即将在巴西举行,国际卫生组织(WHO)宣布寨卡病毒感染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世界众多研究机构正在加倍努力,以确认婴儿小头畸形和孕妇感染寨卡病毒的直接关联性。
  
  据介绍,小头畸形是一种罕见疾病,胎儿在子宫内或者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头部明显变小。患有小头畸形症的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脑发育明显异常,智力发育显著迟缓,有的患儿还会出现癫痫、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及行为异常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团队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团队通过全力合作,首次建立了寨卡病毒小头畸形动物模型,并证实寨卡病毒可以直接导致小头畸形的发生。他们在哺乳动物小鼠中发现,寨卡病毒可以在胚胎脑中快速复制,并感染神经干细胞,造成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异常,及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导致大脑皮层变薄及小头畸形。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他们发现大量与免疫、小头畸形、寨卡病毒的潜在受体及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出现明显异常。该研究不但在全球提供了第一种研究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畸形的动物模型,还为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制和相关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记者吴月辉)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