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首个"家门口"劳动仲裁庭开庭 打通"最后1公里"

13.01.2016  08:37

  1月13日消息:劳动仲裁,家门口就能办理。记者昨日获悉,申城首个“家门口”的劳动仲裁庭当天正式开庭,这种便民维权的方式给劳动者带来了便利。

  “不用来回奔波,在自家门口打官司,多亏了便民仲裁庭。”提及“家门口”仲裁庭,舒师傅指着自己的伤脚,对仲裁员连连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日前家住大场镇南大村的舒师傅与一家加工制造企业发生劳动纠纷,由于他脚部骨折,如要赶往位于友谊支路的仲裁庭,不仅交通不便,也不利于伤情恢复。

  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知这一情况后,决定为劳动者开启“方便之门”,将仲裁庭就近设在劳动者的“家门口”———南大村村委会,利用村委会的会议室和自带的庭徽布置成简易仲裁庭。随着仲裁员在会议室内高声宣布:“现在开庭。”仲裁庭审正式拉开帷幕,舒某开始侃侃而谈与单位之间发生纠纷的来龙去脉。

  据了解,“家门口”仲裁庭主要适用于孕期女职工和行动不便的劳动者,是宝山区继“巡回庭”、“假日仲裁庭”后的又一项便民开庭新举措,在申城尚属首例。这种现场办案、就近开庭的工作方式,切切实实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将仲裁庭搬进村委会,是把维权服务送到家,更是打通仲裁机构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