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是利益链上的一环 焦虑是正常的心理要把握尺度

01.02.2018  15:24

利用周末时间在校外补习英语的小学生正在听课,一位家长从窗口观察孩子的上课状态。

  在上海某小学读五年级的婷婷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常年稳居年级第一,各种杯赛证书更是拿到手软。但,眼看小升初“战斗”即将打响,婷婷和爸妈还是焦虑得几乎天天失眠:“杯赛被叫停,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劲要往哪里使?

  如今,全社会对教育空前重视,“鸡血爸妈”“陪读爸妈”等新词汇层出不穷,昭示着这一代中国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感。很多父母一边追逐和模仿着流传于网络的“育儿铁律”“牛娃典范”,一边连同一纸合同把孩子“打包”给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当疲惫的父母和孩子在迷失与探索中艰难前行时,培训班、杯赛、公众号、家长群等还在不断给本就焦虑的他们“火上浇油”。

   你的焦虑其实是利益链上的一环

  晒优秀学员、吹名师简历、举反面教材,这可说是很多培训机构招徕顾客的“套路”。这些“套路”之所以屡试不爽,就是因为它们看准了家长“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落后于人”等心理。利益驱动下,机构对于助推家长的焦虑情绪可谓不遗余力。

  比如,不少培训机构通过组织考试,列出学生的全区甚至全市“排名”,然后结合排名,向家长推送区域内各大民办学校的招录比,估算升学成功率,而最终目的就是为自己赢得更多消费人群。更不要说,让很多家长、孩子苦不堪言的各种杯赛,本身就是由一些培训机构主办的。

  眼下,各种教育类公众号、家长群也成了助推焦虑的“帮凶”,它们经常推送各种分数榜、排行榜,以及通过刷题考杯赛、升学的成功案例,将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理念等传递给了手机另一端的家长。其中部分公众号、家长群与培训机构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还有一些由狂热的“鸡血家长”运营。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在3至5年级家长中盛传的“琅琊榜”了。这个榜单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他们期待热门学校在挑选生源时,能以此榜单为参考。家长们要建群,也会因为孩子的排名高低被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系列“连锁动作”刺激着家长们的神经,越来越多家长希望孩子“入榜”,自己则想进入更高一级的家长群。

  更有一些已经升学成功的家长,将自己孩子作为活的“金字招牌”,利用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打着分享成功经验的旗号,自己开办培训班,当然牟利是终极目标。

   把知识硬塞给孩子,磨灭的却是探索精神

  那么,培训班到底能给孩子什么?是否真的有必要上?

  在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副教授看来,现在市面上的培训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艺术类、应试类、技能类。其中,她最反感应试类培训班,因为它们的“秘诀”无非就是“拔苗助长”式的“填鸭学习法”。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向来反对他们上这类培训班。当然“坏处”也显而易见,他们刚上小学时,成绩远远比不上那些“抢跑”的孩子。但到了三四年级,她就发现那些奔波于各大培训班的孩子开始出现成绩滑坡,因为过早过重的课外学习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却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吸收知识的习惯。相反,家中那两个“玩够了才开始学习”的孩子开始惊喜“逆袭”,这个过程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眼下在技能类培训班中,以逻辑能力为核心的培训班也备受追捧,但是,在不少教育界学者眼中,这类培训班给孩子的是“工具”,是各类公式和口诀,而非真正的逻辑。当孩子们越来越习惯于掌握某种规律或公式之后解决一个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丧失学习中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探索精神。

  事实上,孩子到了四五年级,总会遇到学习“吃不饱”的情况。“他们自己觉得学得太少了,想要探索更多知识,这和别人‘拔苗助长’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太多家长由于担心孩子落后于人,等不到孩子主动求“”的那个时候,就硬塞给他们很多“食物”。沈奕斐直言,这样的家长看上去很“努力”,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眼前的焦虑,牺牲了孩子未来的能力”。

   焦虑是正常的心理,但要把握尺度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虽然是第一次当儿女,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于没有经验的事,无措和焦虑是正常的反应。但这几年,焦虑似乎成了这一代中国家长的群体特征,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曾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80后”“90后”。成长于相对优质的物质环境和互联网环境,相比“60后”“70后”家长,他们性格张扬、更敢于直言,而且懂得利用互联网获得海量育儿信息、分享自身教育经验。但问题是,面对庞杂的信息,如果不具备理性的分辨能力,很容易被牵引和误导。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邓赐平认为,这一代家长不肯在杯赛等“比武场”上放松心态,与他们本身的成长经历不无关联。“对‘80后’‘90后’家长来说,他们自己曾经遇到的升学压力印象还未消散。为了有备无患,他们会让孩子做更多的知识储备,这是这代人的社会心态。”而对教育的重视,还会呈现代际传递的特征。

  此外,国内的教育文化传统也是一大原因。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童蒙读物《三字经》就说过:“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家长的一贯做法是对孩子“做加法”,且认为自己的孩子并非绝大多数平庸者中的一员。这种前提下,更多家长情愿让孩子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和视野,以期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这种“做加法”的心态,很容易成为培训机构击中家长痛点、制造商机的机会。

  沈奕斐补充道,在家长的焦虑心态中,存在一种“多米诺骨牌理论”,也就是说,一旦看到第一张牌倒了,立马联想到最后一张牌也要倒了。但是,“孩子的发育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是呈螺旋形的。家长与其强行干预,不如耐心等待,顺其自然。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