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前“鸡娃”莫造成孩子“提前”出现青春期抵抗情绪

24.05.2018  15:23

今年“幼升小”面谈当日,一所热门民办小学前被家长和孩子围得水泄不通。

  这几天,一名“幼升小”女孩的外婆成为了朋友圈中的“网红”。她的外孙女6岁,一周要上6门课,这让不少网友感觉难以接受,“18岁难道一周要上18节课?怎么活?

  近年来,因为要“幼升小”,不少家长提前“鸡娃”,这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去年升学季一名退休教授全家“鸡娃”的经历:小小的孩子提前3年就开始为“幼升小”作准备,然而全家牺牲没有换来“成功”,更令人遗憾的是,孩子还因此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抽动症”。

  抽动症的全称是“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陈津津教授介绍,小儿抽动症好发于学龄期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反复眨眼、清嗓子、耸肩、抖腿等。会在孩子抵抗力下降时发病,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患儿心理焦虑紧张,与他们所处环境、家长给予的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专家说,小儿抽动症在每年升学、考试季都会出现就诊高峰。“以前抽动症主要发生在学龄期的孩子,但这几年学龄前孩子的发病率也出现了上升。”患儿因为这些“奇怪的症状”常常会被同伴嘲笑,变得敏感自卑,羞于交往,甚至可能造成社交困难,如家长不及时干预,孩子的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造成学习兴趣下降、自暴自弃等。

  事实上,过早、过重地给予孩子学业压力,常常适得其反。陈津津教授说,一些学龄前的孩子还没能掌握自理能力,就被父母过早地送进各类培训班进行填鸭式学习,一些课程往往不要求孩子进行创新或思考,每天只是按照要求反复练习背诵,等孩子上了小学,觉得课堂上老师在“炒冷饭”,就会出现厌学情绪,更加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自信心受挫。

  “厌学后,孩子青春期的抵抗情绪就会提前出现,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软硬不吃’,无论是打骂他还是鼓励他,孩子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而厌学积累到一定的时间,治疗上的难度也会增加,单纯使用药物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专家表示。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