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家谱:寻根,有人用了60年[图]

02.04.2015  13:31

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里,张恒灿老人正在查阅家谱资料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张恒灿老人试图从中发现家族脉络

苏州东山张氏家谱中的一段世系表

      东方网记者蒋泽4月2日报道:清明将至,对许多国人来说,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昨天,在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里,东方网记者遇到了82岁的张恒灿老人,他正在翻阅一本苏州东山张氏家谱,想从中寻找家族脉络。寻根,是家谱阅览室的永恒主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建华说,家谱古今功能不尽相同,但它所蕴含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仍有着十足的正能量。

   八旬老人上图寻根 想为家里人续谱

  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布置得古色古香,门两边,陈列着荣毅仁等名人家谱,靠窗有八九处木质桌椅,供读者查阅资料,几台电脑散布着,这是上图家谱数字化的成果之一,馆里收藏的家谱,已有半数可通过局域网查询,将来可能会开放到互联网上。

  据统计,上海图书馆共收藏有约22000种、110000余册中国家谱,占全球家谱收藏的半壁江山。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家谱分为335个姓氏,地区涵盖全国20余个省市,以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省为多。多为清代、民国期间木活字本和刊本,但也不乏珍稀版本,最早者为宋内府写本《仙源类谱》(残页),为国家二级藏品。陈建华告诉记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中,不乏名人家谱,例如毛泽东、蒋介石、刘少奇、李鸿章、左宗棠、钱钟书、鲁迅等近现代人物。

  近段时间来,这是张恒灿老人第二次造访这里,时值下午,他坐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一角仔细翻阅,手边还有一摞苏州不同地域的张氏家谱。

  张老说:“我早就想找家谱了,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现在我年纪大了,如果能找到家谱,把家里人都续上,那是最好。”张老告诉记者,他知道自己是“”字辈,还知道父亲是“怀”字辈,家谱也应当是在苏州东山这一地域的。他听说上图家谱收藏很多,就来找找看。管理员给他找来几本苏州张氏的家谱,让他好好翻翻。“如果这里找不到,我就只能直接去苏州找了。”张恒灿老人说。

  管理员告诉记者,阅览室读者数一年在三千人左右,既有来寻祖的,也有民间研究者。这一天,阅览室里坐了五六个人。“来这里的以老年人为多,今天天气好,老人们都愿意出动。

   找家谱 有人找了60年

  像张恒灿老人一样,随着上图家谱阅览室逐渐出名,近年来寻根的人大大增加,其中不乏台湾同胞。曾有80多岁的台湾老兵在上图找到了自己的家谱,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禁落下泪来。还有人把家族中近百岁的长老请到图书馆来,给他看宗族家谱,“这老人看着家谱上的人名,一个个都能说出来,这个人去了哪里,他的后人在什么位置。”胡德告诉记者

  也有人找到家谱之后如释重负,“第二年清明扫墓时,后人们会在先人坟墓前说,家谱找到了,可以续修下去了。

  胡德告诉记者,半年前,他接待了一位寻找家谱60多年的老人。这位老人来自桐乡,苦寻家谱多年却无下落。直到他在上海图书馆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中发现了线索——家谱收藏在日本国会图书馆。经过多方联系后,日本国会图书馆将这份“皇甫氏”家谱制作了一份微缩胶卷,无偿送给上海图书馆。上图把它制成光碟,送给了这位老先生。

  上海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外公一家,是无锡有名的王家,家谱也收录在上海图书馆中。前不久,曹可凡出版的新作《蠡园惊梦》,讲述的就是从曾外祖父王尧臣来上海滩打拼开始,这百年来的家族史。

  曹可凡说,这本家族史出版后,一下子让家庭有了凝聚力。他给了表姑家一本样书,结果全家20、30人,你三天我三天争相传看。修家族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崇德向善的标准。“人生的第一个扣子谁来扣?当然需要家庭来扣。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有一天我把家史拿给儿子看,儿子很高兴,说书中有他的照片。我对儿子说,有你的照片并不是你的荣耀,你有责任把家族的血脉传下去,把我们家族的家训家风传承下去。

   家谱仪式庄重神圣 犹如拜见先人

  胡德是上海图书馆研究家谱的专家,他常年在全国各地收集家谱,有时也接待来上图寻根的客人。在收集家谱的过程中,族人对祖先的敬畏、对家谱的珍视,让他感受颇深。

  在福建调研、寻访的过程中,胡德亲眼看到族人用各种方式保存家谱,“有的用油纸层层包起来,吊在房梁上;有的撬一块活砖,藏在墙壁里;还有的用五层箱子套起来。”取家谱,往往都要家族里辈分最高的人,烧香磕头,仪式庄重,犹如面见先人。

  搬谱、修谱是宗族一件大事。有一次在江苏宜兴,一家要把一份家谱抄本赠送给上图,“他们制作请帖,现场搭一个大舞台,连唱三天戏。仪式上,同样由辈分最大的人点香磕头。”胡德告诉记者。

  修谱仪式也庄严神圣,修好新谱之后,要按照习俗,当众销毁老谱。胡德表示,修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工作十分严谨,做几套出来,分发到谁家,都要仔细记录。对家谱的珍视,除了出于好好保存,免于虫蛀、毁坏外,也为避免被盗,以防他人冒用。“很多范姓,都自称范仲淹后人,其实根本不可能。

   找到家谱 需要这些线索

  家谱记载着血缘历史,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建华说,过去家族修谱的功能和现在不一样,“以前主要是为了敬宗收族,以一种凝聚力把宗族团结起来。”家谱里最重要的就是世系图表,一个人在家族里处于什么位置,看得清清楚楚。家谱还是宗族的百科全书,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地契、族人的文章,还有家法族规,十分丰富。

  当然,想要在家谱阅览室寻找自己宗族的痕迹,也是需要线索的。陈建华介绍:要确定自己的籍贯,最好是小一些的地名;自己和上下几代人的字辈;曾祖父的具体姓名,祖上若有名人当然最好。陈建华告诉东方网记者,尽管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几乎遍布全国除西藏、黑龙江以外各省市,但总的说来,家谱在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江南地区分布较多,籍贯在这里的人要找到家谱相对而言也更容易。

  陈建华说,上海图书馆里,不少工作人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谱,“不过我自己的还没找到。”这位已从事数十年家谱的研究员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