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小区18家沿街商铺跨门经营 严重影响居住环境

03.08.2016  18:38

  夏令热线遇到的顽症当中,有相当数量最初只是零星散发的小问题,但由于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监管,“病灶”迅速扩散、蔓延,变得难以收拾。相比于后期以极高的成本做“大手术”,源头管控才是杜绝这类城市顽症的“法宝”。请听东广记者关赟斐发来的夏令热线回头看报道系列第二篇:补短板应该从“”发力

  (在7月19日的夏令热线节目中,记者报道了金山区廊下镇景展家园小区有十八家沿街商铺破墙开门、跨门经营,使得小区门卫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小区居民蒋先生说,当初破墙开门的商铺只有两家,但因监管缺失,其余商家纷纷效仿。直播节目中,廊下镇副镇长高强承诺加大整治力度,但蒋先生日前告诉记者,后续整治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跨门经营行为么,城管来了,改掉了以后,等城管走了,又死灰复燃了。(那么破墙开门的行为呢?)还是你那天来采访的时候一样的,一点动作也没有的嘛。]

  廊下镇副镇长高强说,因违规商铺集中,强行整治容易激化店家与小区居民间的矛盾,相关部门试图先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城管跟市场经营管理到店家一家一家做工作,叫居委会也去做工作,最好商铺业主能够接受。]

  从2家店铺破墙开门,到18家店铺集体违规,正因为前期监管不到位,才导致后续整治行动事倍功半。类似的实例还有不少。去年11月,家住静安区的王女士曾向本台新闻热线来电反映,海防路西康路路口有一家名为“快车联盟”的非机动车销售、维修网点,常年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报道播出后,相关部门立刻展开整治。但在今年的夏令热线节目中,王女士再度来电反映,上述违规现象又一次回潮。

  [好了一段时间,结果到春节,陆续陆续出来了。春节一过,又回复原来样子了。]

  记者调查发现,“快车联盟”经营证照齐全,但其店铺面积仅6、7平方米,不占道把车子摆出去,根本没法做生意。江宁路街道副主任严真表示,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等商铺租约到期后调整业态。

  [市场所没收了一批电动车辆,一批电瓶,城管中队也是多次开具了处罚罚单,但是确实是顽症,要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调整业态是比较好的方法。]

  近日记者再次回访时得知,该商铺租约将于本月底到期。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薛羽说,为防止占道经营行为在最后时刻回潮,他们进一步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

  [及时上门劝说,及时上门管,出来巡逻的时候首先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不断滚动,你说有什么新鲜的办法么也没有。像这种店家是根本不应该经营助动车的,经营审照时严控一点,就能改观这样的情况。]

  就像松江区区长秦健所说的,只有加强源头管控,才能降低后期执法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我们尽量减少,等到老百姓发现,问题比较严重,甚至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再来处置,这个就晚了。要发现在前面,解决在前面。]

  这也提醒我们一线的职能部门,眼睛里不能揉沙子,集中力量攻克顽症固然重要,但小毛小病也要及时治。关键还是要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螺丝,更严、更细、更实地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具体人,落实到工作各链条的每个环节。)

  以上是今天的东方传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