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家庭”问题:低龄老人赡老携幼负担重

03.10.2014  10:37

  在今天重阳节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养老事业研究中心发布《适应特大都市的养老模式建设报告》,提出在我国老龄化增速领先于世界的情况下,上海应率先走出面临的养老难局,建立起符合特大型城市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

   老龄化程度加快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截至2013年底,中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龄人口总量已突破2亿。据预测,2026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4%。今天出炉的《适应特大都市的养老模式建设报告》分析说,从世界范围来看,65岁以上人口从7%至14%是关键增长阶段,欧美国家大多是经历了50至100年时间,而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速度极快,2000至2011年这11年间,老龄人口年均上升0.27个百分点,2011至2013年这3年则年均上升0.53个百分点。中国老年人口即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低龄”老人需关注

  “老龄化趋势将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华东师大养老事业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说,一般认为,老龄化加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实际上,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未来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正由“4:2:1”向“1:4:2:1”转变,意味着很多家庭的中年成员在步入老年后,还需继续赡养更为年老的父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放开,独生子女家庭开始考虑生育二胎,这使得一部分老年人还需担负起替子女看管孩子的责任,从而影响自己的养老,也加大孩子父母的压力,这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二胎政策”的改革红利。

   养老服务缺口严重

  林拓教授说,养老专业服务人才严重缺乏,与激增的老年人口形成了鲜明反差。从整体上看来,上海养老人才目前仍存在人才数量少、人员素质低、整体年龄高等三大问题。目前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巨大,上海市不少区县缺口多达到三分之一。例如,闵行区的养老事业在本市还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在仅有的养老人才中,拥有专业证书的尚不到10%,拥有高级专业证书的则少之又少。更为严重的是,人才建设和实际需求仍存在脱钩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欢迎关注腾讯大申网微信(微信号:dashenw)1.点击底部菜单“微信大赛”,参与“上海十大微信公众号”评选。2.回复我要看话剧《大人物》,有机会获得入场门票2张。3.2~14岁的儿童,上传公主服照,免费看“冰上迪士尼”,实现你的公主梦!。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