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上海家庭做了什么事情,能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08.08.2018  17:41

  这几年,顾天来、郑君华家庭获得太多荣誉,包括“海上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浦东新区十佳最美家庭等,并当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不过在采访中,他们都不愿多谈荣誉,却提到了家中挂着的“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横匾。这八个字出自《左传》,是顾天来的父亲用来提醒家人要注重品德修养,这也成为他们夫妇为人处世的准则。

   首位卫生系统的捐献者

  顾天来一家成为“名人”,源于2002年4月。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工作的妻子郑君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国大陆第12位捐献者,也是来自卫生系统的首位捐献者。

  “虽然我是医生,但过去对白血病了解不多,以为这是不治之症。直到2001年我从《读者》上了解到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救治。”不过,让郑君华忧心的是,当时中华骨髓库中只有1.6万份志愿者资料,那些得到救治的幸运者,骨髓几乎都来自台湾同胞的捐赠。

  没有犹豫,抱着救人的朴素想法,郑君华当年9月和先生一起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我很幸运,半年后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那是万分之一的几率。”她的爱心挽救了上海交大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孩生命。手术半年后,患病女孩康复良好,血型也由最初的AB型变为与郑君华相同的B型。

  说来也巧,几乎就在郑君华得知配型成功的同时,同样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工作的顾天来也被告知与另外一位患者“初步配对成功”。“最终配型没有成功。”顾天来有点遗憾:“如果我也可以的话,那我们夫妻就同时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从那时起,夫妇两人不仅参与中华骨髓库的志愿活动,还向身边人科普捐献知识,“即便受到一点痛苦,但比起能救一条生命,这又算得了什么?”在他们带动下,所在医院以及周边社区卫生中心的400多名医护工作者加入骨髓库。

  “其实,他的心比我还热。”说起自己的丈夫,郑君华发自内心地夸赞。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张江,医疗环境远不如现在。他们所在的环东村,只要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大病小情,都会第一时间向他们求助。大冬天凌晨1、2点钟,接到村民求助电话,顾天来抓起外套冲向村民家;有时凌晨3、4点,村民还会敲开他家的门,请顾大夫去家看病。如果需要“外援”的话,他还会出面邀请三甲医院的大夫一起为村民会诊。

  从2004年开始,由于身体原因,顾天来不得不放下心爱的手术刀,开始从事行政工作,做的是最伤脑筋、最烦人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郑君华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顾天来接到电话就立刻往医院赶,不管是深夜在家休息,还是假期在外面玩。

  谈到处理纠纷的原则,“我坚信病人来医院是看病的,不是来吵架的。我应该要公正处理。”他举了个例子,某医生在开药时没有跟病人告知清楚,病人来找顾天来“说理”。顾天来很爽快承认医生有不规范之处,但也详细向病人介绍这个药对疾病的疗效。“听了解释,对方气就顺了,也不要求退药了。有时候,人争的就是一口气。

   从长辈处学到了善良

  在采访中,顾天来夫妇都很感谢父母,“老人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我们晚辈该如何为人处世。

  顾天来从长辈处学到了善良。他告诉记者,祖上是开药店的,老人家允许穷人赊账买药,有些账要不回来就算了,并不为难穷人。如今,顾天来在单位处理纠纷难免遇到委屈后,父亲还会开导他:“病人火气大,吾伲要理解。今后做事体,还是要讲道理,要公正,做人要有道德。

  郑君华的父亲也是如此。在上世纪70年代,一位木匠来郑君华家做工,开口向她父亲借20元钱,“那时爸爸一个月工资才40元,一听别人家里有难,就把钱给了素未平生的人。

  郑君华的父亲还是国内第一批执业药剂师,退休后许多药店都想返聘他,不过父亲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干了。“老一辈人的价值观根深蒂固。”郑君华解释,父亲看不惯有些药店给病人开很多药、推销保健品等行为,因此就决定离开。回到家后,父亲爱上了写诗。老人在诗集中还不忘给孩子们送上期待:“求恩继志今何在,现世医护亮节操。救死捐身常辛苦,老少安康含泪笑。

  受到父辈们的熏陶,顾天来夫妇将良好家风传给儿子。当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儿子才2岁,并不懂事。夫妇俩每逢寒暑假期带着儿子参与献血屋的公益活动,教导孩子“做人的根本就是要心存善意”。

  由于工作的原因,夫妇两人对孩子心存亏欠。小时候由于两人都要加班,接孩子回家比较晚,往往是老师下班后,孩子留在门房间等他俩。不过,随着年纪渐长,孩子也越来越理解父母工作的意义,“儿子很懂事。对爷爷奶奶外公都很孝顺。虽然他没有选择从医,但我们相信他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顾天来欣慰地说。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