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同心家园”】“点线面”结合画出最美“同心圆”

30.03.2016  11:15

  

(每逢节日,1号楼组居民都会自发聚集在楼组长家联欢)

如今时常有人感叹,以前邻居之间如亲友,对彼此知根知底,最常做的事就是串门;而现在的楼上楼下,即使门对门,也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而在石泉路街道石一居民区,楼组内部的邻里关系正呈现出新的局面————虽然彼此独立,但联系增强,屡屡上演“邻里好赛金宝”的浓浓情意。

是什么引力凝聚起这些居民,唤醒久违的邻里温情?

找到“圆心”:居委“一肩挑”不如邻里互助

摆在石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郑晓军面前的是副不太好打的“牌”:小区常住人口5280人,60岁以上老人达1600多人,大病人员200多人,特殊对象390多人……这些老人、困难居民的生活需求多样,子女、家人又常常缺位,很多时候全靠居委会“挑担”。居民也习惯了有事找居委干部,甚至把居委干部当作“领导”,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天什么事也不做,也就最多走访20户居民。但居委会怎么可能没事呢?”郑晓军告诉记者,社区事务一大堆,居委干部就11个人,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但更让她困惑的是,一边,居委干部忙得晕头转向;另一边,邻里关系淡漠,比邻十年,可能还不知道对方姓名。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社区工作自然阻碍重重,居委干部也很有挫败感。比如花了很多精力办的活动,来参加的永远是那么几张“老面孔”;有事情有意见,居民要么漠不关心,要么互不买账;邻里有矛盾,没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邻里关系虽在退化,但对邻里情的渴望依然存在。”于是,郑晓军和她的团队在石一尝试“重构圆心”试验,旨在求证————与其居委干部“大包大揽”,吃力不讨好,不如适度“让位”,发展邻里互助。

2012年,利用“党员争先创优”、“党员亮身份”和“组团式服务”等契机,石一居民区党总支鼓励小区部分条件成熟的楼组成立了居民自治管理小组。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导下,自治管理小组组织楼组居民议事,商量制定“和谐楼组”公约、“卫生公约”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准则。久而久之,楼组居民的议事热情逐步提高,邻里关系被慢慢重构:对于独居老人,楼上楼下居民开始“多个心眼”,给予照料;楼道来了陌生人,彼此也会互相通气,多加防范;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更是发挥所长,为邻里传授各种知识……这种“同心圆”楼组自治模式很快“火”起来,逐步在更多楼组复制、蔓延。

拉长“半径”:“楼组基金”串联起楼上楼下

“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那么,如何拉长最大“半径”?街道牵头设立的“楼组互助基金”给了石一居民区解难题的突破口。

1号楼楼组长张桂兰告诉记者,她们这幢楼,是石一居民区最早的“慈善楼组”之一。根据街道的统一管理规定,基金建立之初会一次性得到1000元的启动资金,然后由楼组内的居民自愿捐款补充。

张桂兰介绍说,“楼组基金”由专人负责,并有一套财务管理制度。记者翻开1号楼的帮困基金账簿,里面清楚列出了每笔进出款项的时间、具体用途、金额、结余,并在下面粘贴了对应的凭证。楼组公约关于基金的管理使用有着明确的规范,每次购买物品都要两人以上经手,一人买东西,另一人是旁证。然后,两人都要在凭证上签上名,才可以到楼组财务员那里报销。“大家的‘钱袋子’一起管一起用,居民都觉得很放心。”

“建立基金的最大益处,除了钱之外,更重要的是化解人际淡漠。”307室91岁的低保困难户林阿婆患有心脏、脑梗等疾病,居民们屡次探望,送上慰问金和营养品;207室史阿姨得了孙子,居民们一同前往道喜;401室的黄阿婆过80岁生日,大家为她送去了寿面……

几年运转,基金账户里的钱如滚雪球般源源不断。“目前,互助基金账面上还结余有2300多元。”但张桂兰坦言,“楼组基金”也曾经历过“阵痛期”————老房子里租客越来越多,人员结构的改变一度令基金难以为继。

“租客也是楼组大家庭一员。”每逢节日,张桂兰总会用“楼组资金”买些粽子、汤圆等点心,邀请楼组居民来家里做客,租客也在受邀名单内。“以前在租住的房子里,从没有感受到这种温暖。”邀请次数多了,租客不再把自己当作匆匆过客,每年都主动找张桂兰把基金的钱交上,楼组搞活动,也总是积极参与。

楼组居民都感到,基金成立以来,带来的变化不仅是账面上的数字增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走访、谈心、关怀,邻里关系越发紧密。

绘就“圆面”:居委“减负”回归真正角色

和谐的邻里关系,让居委干部尝到了甜头。

原来大家独门闭户————“隔岸观火”;邻里间熟悉了,才发现社区藏龙卧虎。有的居民有维修专长,谁家的煤气灶或电视机坏了,一个电话,就主动上门修好;有的居民是退休医生,谁家身体不舒服,都先找他来把脉、量血压;有的居民爱好摄影,社区搞活动,不仅热心充当摄影师,还会免费帮居民打印照片……

“许多工作,如今推起来特别顺畅。”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日俱增,居委会感受到了居民自治带来的“减负效应”,居委干部也开始回归其“真正角色”————把更多精力放在小区实事工程、帮助困难群众、指导居民自治等方面。

“邻里互助,我们可以放手做更多更重要的事。”对此,郑晓军颇为感慨。同样是助老服务,原先,为老人的日常起居而奔忙,现在的重心有所转变————拓展更多的资源。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引入“爱照护”老年人公益发展中心、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1120”法律咨询室、专业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参与小区养老服务的供给,优化小区养老服务资源。居委会主任张建萍告诉记者,这些年,居委会还利用“六小工程”将社区原来的“低洼之地”改造成敬老亭,让社区老人有了下棋乘凉的地方;小区原有一卫生死角,居委会将原先的封闭围墙换成透绿围墙,“脏乱差”变“社区一景”……

“今年,我们的‘重头戏’是改造夕阳苑,已经筹备了快大半年了。”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居委干部送来了厚厚一摞夕阳苑改建的设计图纸。郑晓军和张建萍摊开图纸,认真比对效果图,“这里的绿化是不是要再移出去一点,树荫遮挡的地方要不要多建一些休息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