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听讲解,看哪些植物扫霾最强

04.11.2014  01:05

晨报讯(记者 郁文艳 实习生 诸梓涵) 11月1日,“壹块扫霾”上海首站活动在上海植物园举行。

上周六上午,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申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这为“壹块扫霾”2014上海首站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理由。新闻晨报、蒙牛乳业及上海植物园有关领导出席了“壹块扫霾”活动启动仪式。在上周六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参与活动的家庭在白口罩上写下了各自的防霾对策,并合影留念,以示抗击灰霾的决心。主办方号召孩子们将口罩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分享,进行进一步的环保宣传。

主办方表示,环保一直以来都是三方所坚持的理念,对环境的保护不应该是未来式,而是刻不容缓的进行式,开展这个公益活动的目的就是扫除灰霾,欢迎更多组织与个人参与到此类环保活动中,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据悉,“壹块扫霾”是蒙牛乳业于去年发起的公益环保活动。去年,“壹块扫霾”在崇明东滩举行,市民志愿者走进湿地,清理鸟粪,观察候鸟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状况。

今年,该活动在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采集湿地植物标本,进行相关监测。11月中旬,上海站的第二场活动将在科技馆湿地以及南汇东滩湿地举行。

[直击现场]

空气污染可影响雨水酸碱度,水生植物也防霾

在上周六的“壹块扫霾”活动中,孩子们做自然笔记,用画笔记录并比较5种植物吸附灰霾的本领大小,还测试了雨水的酸碱值,而家长们则聆听植物博士介绍植物在吸收灰霾方面的表现,大家用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为扫除雾霾、保护环境做出一点一滴的努力。

孩子:用彩色笔记录植物

自然笔记活动由申城自然笔记的积极倡导者芮东莉和顾凌丽带领。

在上周六的活动中,芮东莉针对活动主题专门设计了2个小实验。一个小实验是让孩子们捡拾桂花、栀子花、珊瑚、美人蕉以及八角金盘5种植物的叶子,然后将他们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认识5种植物; 接着再用双面胶粘叶子上的灰尘,比较5种植物的叶子吸附灰尘能力的强弱,并了解植物在防霾方面的基本原理。“当然,实验的结果不一定精确,但起码,让孩子们了解了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芮东莉表示。

另一个小实验是测试雨水的酸碱值。上周五,老天“帮忙”,下过雨,到了周六雨水依然残留在美人蕉的叶片上。孩子们取下雨珠,然后用PH试纸浸润,试纸立刻变色了,也许是落在美人蕉上的雨水含某种碱性成分,试纸居然变成了蓝色,而不是酸雨应变的红色。随后,孩子们又测试了矿泉水以及醋的酸碱性。通过小实验,孩子们了解到,空气污染对雨水的酸碱性也会产生影响。

20多名孩子几乎都是第一次参加自然笔记活动,无论是用彩色笔记录植物还是做小实验都十分有兴致。

张悦小朋友是参加活动的孩子中年龄最小的,虽然还不会用汉字做记录,但她画的每一片叶子都很逼真。也许,她还不明白自然笔记是什么,但正如她爸爸张伟所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是给孩子一个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管如何,总有收获。

家长:与博士一起认识防霾植物

上周六上午,孩子去做自然笔记了,家长则跟着复旦大学植物学博士周寅去认识植物园里的植物,听他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如何防霾,如何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大家看,这是亮片腊梅。它与普通的腊梅不同,普通的腊梅这个时候都是黄色的,但是这种腊梅常年都是绿色的。它的叶面很粗糙,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防霾功能。通常来说,叶面越粗糙的植物吸附灰尘能力越强,它们的防霾能力也就较强。”周寅指着身后的植物介绍道。刚说完,家长们都凑过来去摸亮片腊梅的叶片。

除了亮片腊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檵木、朴树、夹竹桃等也是防霾高手,这些植物的叶面都非常粗糙。周寅指出,北方的雾霾相比南方更加严重,一方面是由于北方的重工业比较发达,废气排放量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北方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并且北方多落叶植物,落叶植物在秋冬季节开始落叶,树木没有了叶片,吸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的能力也就大大降低了。

不仅陆生植物能够防霾,水生植物也能起到防霾的作用。”路过一个小水塘的时候,周寅介绍,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附、截留空气中的颗粒态的碳氮磷,促进其沉降。水体中的微生物也会帮助植物对有机氮进行溶解。所以,湿地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什么植物是适合在家中种植,并且能起到防霾作用的呢?”家长们对此问题非常关注。周寅表示,常见的绿萝、吊兰等不少植物都有净化空气的能力,尤其是吸附甲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一些有害气体,但在吸附污染颗粒物方面的能力毕竟还是有限的,且这种吸附是被动的,面对雾霾,人类还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去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