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材料学院重点实践团赴安徽小岗与大包干带头人面对面[图]

09.08.2016  17:42

2016年8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探访安徽小岗,重温改革历程”重点实践团一行25名师生,在学生党总支书记肖国芳老师、学生事务主管何潇老师带领下,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社会实践。村委会干部田啸等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并安排了实践团与多次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和严金昌老先生等面对面。1978年,十八位大包干带头人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首先,村委会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小岗村现在的基本情况以及接下来几天参观学习的具体规划安排。随后,村委会负责人带领大家与按下“十八个红手印”的村民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向“带头人”中关友江和严金昌等老先生深入学习了当年的“大包干”故事和现代农村改革的新篇章。两位前辈多次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德高望重、和蔼可亲,他们热情而耐心地为大家介绍了小岗村现状以及发展情况。一方面,以农业生产为主,实行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农民的年收入达到了1.45万元,并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坚持有污染的企业不进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用3到5年的时间治理和改善土地。今后,小岗村要实事求是,结合中央的土地政策,大胆去做,把旅游业,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来。最后,实践团成员就国家政策、小岗村目前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一一和老人进行了交流。访谈最后老人们对当代大学生寄予厚望,要“诚实、规矩、好好干,为国家多做贡献”。同学们纷纷感言备受教育,亲眼见一见、亲耳听听是最生动的教材。

1978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仅一年之后,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从22元跃升为400元,一举脱贫,从此与温饱相伴。如今健在的“大包干”带头人还有11位。他们大多年近古稀,却依然在为小岗村乃至中国迈向现代农业的道路上献言、献策、出力、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