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交大学子走近中老年聋哑人关注就医现状[图]

17.08.2014  15:21

7月15日至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中老年聋哑人就医现状分析及建议”实践团队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手语协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调查。他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中老年聋哑人就医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希望此次社会实践能为聋人朋友们就医现状的改观尽一份绵薄之力。

7月15日,实践小组采访了手语公益活动家“油条”先生。“油条”先生表示,中老年聋哑人看病难,不仅仅是因为手语沟通的障碍,他们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写字语序颠倒等问题,书面交流也难以进行。他建议医院培训专业的手语翻译人员,并表示非常看好国外在线翻译手语的手机应用软件,希望国内也能够尽快上线,便利聋人的衣食住行。

7月16日,实践小组来到闵行区聋协,与协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人就聋哑人就医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聋协主席赵明华先生表示,上海市中老年聋哑人手语表达比较老旧,交流起来有一定障碍,所以培训专业的手语翻译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翻译人员要加强与中老年聋哑人的沟通,熟悉他们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桥梁工作。

图为采访古美街道聋人沙龙负责人

图为实践团采访闵行区聋协主席、副主席等

随后几天,实践小组陆续走访了古美街道聋人沙龙、东方医院、新华医院,参加了浦东残疾人职业训练与康复中心的手语角,通过面对面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得了聋哑人、医生护士、公益人士等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实践小组在东方医院实地调研时,恰逢周五助聋日,实践小组在门诊室见到了手语志愿者协助聋哑人看病的美丽身影。但是,通过采访实践小组得知,医院仍存在手语志愿者紧缺的情况。

短短一周时间,实践小组从一无所知,到深入了解到聋哑人就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境,想要改善聋哑人就医现状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实践小组组长朱茂林同学表示,“我们做的事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会尽全力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