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养老院自由”,还差几步?

18.05.2021  06:20
2021 05/18 05:34 分享 返回

  △老年学员在老年人大学编织班学习。

  根据刚刚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今年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明确指出,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

  但很显然,这一朝阳产业尚未能释放出全部活力。特别是在机构养老方面——尽管发展态势蓬勃,但在个人与“养老院自由”之间,仍横亘着诸多现实难题。

  供需不对等

  △位于北京市西二环的一家老年公寓。(摄影:《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

  毗邻北京市三甲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交通畅达、商超便利,20多平米的房间全部经适老化改造,提供一日三餐和丰富的活动……一位70多岁、完全自理的老人想要入住这所由国有企业运营的老年公寓,每个月至少需要准备床位费、餐费和护理费共10600元。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出现失能、失智等情况,老人每月需要支付费用还将成倍增长。

  相较于企业承办的、有着黄金地理位置的养老机构而言,北京的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非企业的养老机构,以及较偏远地区的养老机构,费用则会低一些——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于2019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排除一些特殊和极端情况外,生活能够自理且在事业法人机构的花费最低,合计为2528元/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在企业法人机构的老年人花费最高,为9884元/月。

  而记者在北京走访时发现,多家养老机构还需要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押金,洗衣费也要另算,每次至少5元。种种杂费叠加,在北京完全自理的老人想要住进养老机构,同时不考虑地点和住宿等条件,每月平均至少也要花费3000元。

  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对于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机构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上述报告显示,至2016年底,只有1.3%的户籍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

  价格成为限制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重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床位空置率攀高。

  记者随机致电北京10所养老服务机构,除去西城区一家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需要排队,其余均表示,不论是自理老人还是失智、半失智老人,都有床位可用,部分养老院的入住率甚至不足50%。但矛盾的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缺口庞大。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5张,远低于“十三五”时期要达到的“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的目标。

本文来源:五彩斑斓的世界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