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4000余个“爱心箱”配进一线班组

11.08.2014  19:14

  电子血压计、酒精棉花球、麝香保心丸、风油精、工作服缝补针线包……这些装满职工应急所需物品的“爱心箱”已经遍布了宝钢集团包括八钢、宁钢、韶钢等沪内外企业的所有班组。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宝钢集团工会推进“三最”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宝钢集团工会已下发了4000余只“爱心箱”,平均每20余名职工就拥有一个。这也是宝钢集团工会今年主推的3个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项目”之一。

  今年初,宝钢集团公司通过工会上报、公司立项,将《为基层班组配备“爱心箱”》、《青年职工月浦单宿整体修缮》、《建设宝钢职工文化中心项目》三个项目列为集团公司职工“三最”重点项目予以推进,集团下属的18家基层单位工会也确立了175项职工“三最”实事项目,这些项目件件聚焦职工盼望解决的问题。

  立项:一切以职工需求为导向

  集团公司工会在向基层工会下发的《关于申报2014年职工“三最”实事项目的通知》中,明确将今年职工“三最”实事项目落脚点定位于解决工作环境、生活后勤、人文关怀等基层职工突出反映的问题,并首次把18家单位下属企业“三最”项目纳入了管理范畴。

  18家基层单位围绕《宝钢管理者问卷》调查和各类信息反馈渠道收集的职工意见,深入基层一线,梳理、排摸、掌握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共确立了职工“三最”实事项目175项,其中生活后勤类141项、薪酬福利类25项、人文关怀类6项、现场环境类3项。

  这些项目无一不与职工的生活、休息等方面息息相关。在宝钢,有许多外地来沪大学生,他们中的近1400人被安排入住在宝钢月浦单宿。然而,由于月浦单宿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很不理想。青年职工一直希望企业能对此进行修缮。这一呼声就被宝钢工会采纳,列为了今年的“三最”实事项目。

  推进:及时沟通调整项目方案

  在实际推进中,宝钢集团工会依旧常常倾听职工的意见,力求将项目做得更扎实。

  在已完成的“爱心箱”项目推进时,集团工会就遭遇了一个难题:调研时,有工会干部提出尽量不要配置药物,原因是怕职工吃了之后有副作用,工会要担责任。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与会基层工会干部的复议。

  集团工会主席朱义明表示,爱心箱里该配些啥,还应多听职工意见。此后,集团工会就到多家基层单位的班组走访,大部分职工支持“爱心箱”里配置药物。

  于是,集团工会在咨询专业医师意见后,在“爱心箱”里增添了感冒退热颗粒、麝香保心丸等药物。

  反馈:在企业如同在家一样舒服

  宝钢股份公司预计今年完成300个“翻班休息室改造”。目前,已有一些休息室完成了改造,宝钢股份热轧厂1580热轧粗轧区域休息室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休息室,大面积的蓝色墙壁给人一种朝气蓬勃之感,左侧墙上一幅郁郁葱葱的丛林画让人仿佛置身于绿色“氧吧”中。“氧吧”前,就放着供职工休息的台子和椅子。一侧的咖啡机更是成为了不少职工休憩时使用最多的“宠儿”。

  “现在的休息室像个家。”职工陈杰说。“这里的花花草草、飞镖、墙上的画都是我们职工自己弄的。”热轧厂设备管理室工会主席胡翊明说,为此,他们还搞了一个主题活动,“我们室里都是男同志。为了让休息室更漂亮,他们还带着老婆来一起美化。”工会还在冰箱里放置了一些冷冻速食,让加班的职工在休息室内就能吃上一顿健康的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