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打造“浪花经济” 邮轮新城悄然崛起

06.11.2014  20:29

    紧邻长江入海口,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交汇处,被誉为“东方之睛”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16日迎来了远方的客人——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这是2014年靠泊该码头的第188艘次邮轮,预计2014年将达217艘次。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刷新靠泊记录,有望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

    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曾经孕育了钢铁、航运、造船等传统行业。如今,以邮轮产业为代表的“浪花经济”,成为上海市宝山区转型发展的新标杆,也成为上海作为国际港口大都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新名片。邮轮产业不仅产业链长,融合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也带动了市容市貌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一个宜业宜居的邮轮新城,正在上海北部悄然兴起。

    邮轮旅游是上海旅游扩大开放的重要体现。2010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正式启用,标志着上海邮轮迈入“大船时代”。2012年9月,上海成为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上海邮轮经济开始迈入全面发展阶段。

    2014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预计将接靠邮轮217艘次,预计接待出入境游客110万人次,将超过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2015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优势,全年将预计接靠邮轮300艘次以上,至少7艘大型邮轮将同时在吴淞口运营母港航线。

    邮轮靠泊的跨越式发展,也推动了邮轮船供、邮轮人才、邮轮旅游等要素市场的加快形成。新兴业态的兴起,正在推动宝山的产业加快实现“由重变轻”“由黑变绿”,实现从“钢花”到“浪花”的华丽转身。

    发展邮轮产业必须改变传统思路,防止邮轮经济成为“过路经济”。要“留得住游客,引得进企业”,除了抓紧邮轮母港配套设施建设,还需要打造衍生产业,实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近期,上海市宝山区正积极培育和发展邮轮产业新业态,如:向上下游延伸,发展邮轮船供产业,力争设立邮轮物资保税仓库,设计、推介邮轮旅游产品等。

    当前,我国邮轮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上海要充分发挥邮轮经济的效益,就必须建立自己的邮轮公司和邮轮船队,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专业邮轮旅行社销售体系、港口综合服务、出入境检验检疫与口岸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引航、燃润料补给、食品供应以及废物处理等更多方面的邮轮产业链。从单纯建设邮轮港,到打造更为综合的“邮轮城”,发挥邮轮母港的地位和作用,并逐步发展高附加值的邮轮制造和维修产业,延伸邮轮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