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需要参与而不是包办

08.08.2015  07:30
  薛涌

  “协调性教养”要求家长全面介入孩子的生活,进而引起诸多批评,认为这种介入使孩子丧失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养成了自以为是、理所应得的心态等等。甚至针对“协调性教育”,有了“慢养”或“慢教”运动。

  我一直是“协调性教养”的倡导者。事实上,我的教育著作《一岁就上常春藤》和《参与孩子的成长》,都是在演绎这样的教育哲学。至少从美国现有的研究看,在“协调性教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业和事业成就都明显高出一筹。“协调性教养”,就像其他教育方法一样,不可能尽善尽美,肯定有诸多问题。但是,其效率也很难被否定。这也是“慢养”或“慢教”运动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绝大多数家长,还是要求看得见的结果,而非仅仅理论上说得好听。

  伴随着“协调性教养”而来的种种问题,其实并非这种理论及其实施过程所直接导致的。恰恰相反,这些问题往往来自于对“协调性教养”的扭曲。其中最大的扭曲,就在于把家长全面介入孩子的生活误解为家长包办一切。比如,在“协调性教养”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会简单说“”或“”,而是宁愿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和孩子讨论,摆事实讲道理,甚至讨价还价,最终让孩子做决定。当然,孩子最后的决定并非独立完成,而是家长微妙操纵的结果。尽管一个六七岁或十一二岁的孩子,或许还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但家长在为他们做决定时,尽可能让她们有一种参与感。这样,孩子日后独立做决定就容易得多,有信心得多,也明智得多。

  问题在于,这种教养模式往往发生在中高产家庭,父母双方都有很高的学历,有足够的经济和知识资源进行这样的投入。他们的成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效仿。在效仿过程中,经济资源和知识资源有限的父母,就难免会进行种种扭曲,把家长参与变成了家长包办。

  学贷问题也许算是一种浅层次的包办。一些中高产家庭,放着便宜的州立大学不上,把孩子送到昂贵的私立大学。这里的原因相当复杂,但多半和娇惯孩子脱离不了干系。比如,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本州学生的学费不过1.3万多美元。波士顿大学,学费则超过4.6万美元。虽然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的排名分别为第76和42位,但其实教育质量并没相差太多,只是孩子们觉得波士顿大学更豪华也更酷。周围有些中高产的家长,拗不过孩子,就让他们上了波士顿大学,一年多支付3万多美元。不过,这种惯孩子,还属于情有可原。毕竟,这种家庭相当富裕,住着百万豪宅,年收入几十万美元,看孩子对某个大学喜欢成那样,一年多花3万多美元,家长不觉得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问题是,有些并不富裕的家庭,甚至年收入还不到5万,也跟着效仿。家长和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别人都追求自己的梦想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于是,家长陪着孩子到银行,一起签了一大笔学贷。《纽约时报》曾报道一位女大学毕业生,艺术史专业,扛着20多万学贷毕业,年薪才3万多一点,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还清学贷。

  要知道,有些中高产家庭,绕开州立大学而把孩子送进昂贵的文理学院,也许是特别欣赏那种小学院对话式的教育原则。他们这样做,或许是娇惯了孩子。但是,当他们愿意从几十万的年收入中多拿出3万来,至少他们知道自己购买的东西是什么性价比。而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跟风上这种学校,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砸锅卖铁地上了个“名校”,却根本不了解这个“名校”好在哪里,不过是盲目追名牌。应该指出,在过去那种孩子年满18岁就扫地出门的时代,劳动阶级的家庭很少有这方面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但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这些家庭的家长心里总有些负疚感,生怕因为自己窘迫的经济状况而亏待了孩子。他们特别容易不计后果地跳入这种学贷陷阱。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结果,养孩子不是到18岁就结束。有些父母,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为孩子欠下的学贷还没有还清。“协调性教养”,成了没有尽头的抚养。(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来源:新闻晨报       选稿:吴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