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争锋,名师荟萃,共襄学术盛会

19.05.2015  14:08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举办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值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20周年,在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首倡并主办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诚邀国内艺术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研讨。历经近四个月的精心筹备,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于5月15日拉开了帷幕。

       5月16日上午,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谢晋博物馆举行。

       出席本次论坛嘉宾有:东北师范大学的传媒科技学院副院长敖柏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应辉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鹏飞教授,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韩秋月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冬冬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齐青教授,《电影新作》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朱鹏杰老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陈犀禾教授、郑涵教授等。

       本次论坛受到了上海大学相关部处和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林海霞教授,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教授,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小青教授,上海大学文科处常务副处长、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聂伟教授,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工负责人、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孙琦琰老师也出席了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大学文科处常务副处长、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聂伟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开幕式。他回顾了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20周年以来几大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表达了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与各大高校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愿望和期许。同时,他也对本次论坛的组织筹备状况和稿件参评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次学术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200余篇论文,最终入选的文章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品。随后,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林海霞教授代表校方对本次致辞。在她看来,参与本次学术论坛的研究生都是学术研究和技术实践领域的“新生力量”,“既专业又年轻”,必将为未来的学术事业乃至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教授对所有来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下一步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对即将成立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信心与期待;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小青教授同样表达了对本次学术论坛的祝愿,并期待这一论坛能成为更具知名度的学术品牌。在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即将面临的重要历史结点上,此次论坛的价值也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博士专场”、“新闻传播专场”、“华语电影专场”、“艺术与视屏文化专场”五个单元,主题涵盖“华语电影研究”、“视屏文化研究”、“新媒体:新趋势、新话题研究”、“影视传媒产业研究”、“艺术与城市创意研究”等影视艺术与新闻传播等多学科及交叉的相关领域。

       在“大会主题报告”专场中,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的5名研究生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高凯,针对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批评的几个新现象发表了主题报告。他以新媒体语境下的影评人的“批评”与导演的“反批评”和“弹幕影评”展开研究和思考,进行了深入探析;上海大学博士生郑炀以日本冲绳地区的民族电影为关注点,对其进行了全面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魏晨捷则从合拍片的角度探讨了“华莱坞”电影的跨国主体性及其对策;吉林大学博士生赵翊羽就阮玲玉事件中《大公报》和《申报》的新闻评论进行了比较性的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李云翔则对奥尔特加的著作《大众的反叛》予以深入解读。陈犀禾与郑涵教授立足于影视艺术与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前沿进行了点评。他们高屋建瓴、幽默风趣,既从学术的角度对报告的选题、研究思路、逻辑论证把关号脉,又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当天下午的论坛分四个专场进行了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

       在第一单元“博士专场”中,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多家高校的5名博士,研讨主题涉及华语电影《战狼》、美国在线行为广告的自律规制、媒体融合发展中电视合理使用的法律调适、二战时期美国战争电影海报以及画家手稿等,不仅极具新意而且颇具现实价值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的敖柏教授结合自身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现实经验对王旭、孟茹等5位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点评。

       第二单元“新闻传播专场”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10名研究生作了精彩的发言。张岩松、王悦琳等新闻传播学学子从当下的诸多新闻热点与媒介现象入手,分析了传媒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就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伦理、媒介素养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王冬冬教授对10位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第三单元为“华语电影专场”,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多所高校的8名硕士研究生分别发表了主题丰富的报告,以独特的视角对当前华语电影界的诸多现象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各自的研究领域为着眼点,试图探求当前及未来华语电影的发展路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齐青教授的点评以开阔的视野赢得了与会学生的强烈赞同。

       在“艺术与视屏文化专场”中有来自重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8名研究生发言。朱祥虎、冯万磊、赵博翀等8位硕士研究生既有对现实感极强的微电影文化、《奔跑吧,兄弟》的风靡一时、3D戏曲电影的审美特征等问题的分析,也有对民国电影、《色戒》等更具历史感和经典性话题的视角独特的解读,更有对多时空电影的叙事结构、“陌生化”叙事思路的深入思考。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韩秋月教授对本次专场作了精彩点评。

       分组研讨结束后,论坛进入大会总结和闭幕式环节。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工负责人、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孙琦琰主持闭幕式。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鹏飞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应辉教授对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评议。

       这样一场主要由研究生参与的高水平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影视传播类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并对其增强学科与学术的研究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影视传媒类专业与国内各高校相关专业之间架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