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相同的“雷锋”,多样的气质

05.03.2017  22:34

  今天是“学雷锋日”。这些天来,上海各区都开展了多场“学雷锋”活动。其实,我们的身边一直就生活着很多“雷锋”。细品他们的故事,会发现“雷锋”并非“千人一面”,他们身上各有打动人的气质。

  标杆气质

  提到身边的“雷锋”,不少人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出的形象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南京路已变了好几茬,好八连早就从当年的八连换成了武警十中队,但他们始终是大家心目中的“标杆”。

  1982年,武警上海市总队第一支队十中队接替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勤务。队伍换了,但好八连的精神与传统没有变。中队从组建之初,就把每月10日、20日作为为民服务日。这2个日子,中队官兵们会走上南京路,义务为群众理发、修伞、补鞋、测量血压。现在十中队官兵每天要学习1小时英语口语,在取得正式上岗资格前都要经过英语考试。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这是雷锋精神的又一种表达。

  质朴气质

  还有这样一批“雷锋”,他们可能就是你身边的邻居、朋友,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却愿意坚持做着一件被人称赞的好事。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有个叫共康四村的小区,孤老和高龄老人非常多,老人做饭很成问题。小区居委会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居民自己家做饭的时候,给老人搭出“一口”,再送到老人家中。热心居民不少:60来岁的吴雅琴阿姨不但“搭一口”,还专门买了两个电饭煲、两个锅子给老人做饭,再挨个送到老人家里,一下“承包”近10位老人的午饭。居委会琢磨着以后组织一批志愿者,专门给老人做个“搭一口”食堂,解决更多老人吃饭难问题。据说,报名的阿姨爷叔志愿者不少呢。

  创新气质

  “我们是留守儿童,希望有人帮我们拍照做成相册,寄给父母”;“我是抗美援朝老兵,希望有人能带我去抗美援朝纪念馆看看,重温峥嵘岁月”……互联网等新媒体,拓宽了做好事的渠道。在网上发布平凡人的心愿,面向广大市民企业征集圆梦人,今年各区陆续出现的“圆梦行动”成为“学雷锋”的新形式。

  新技术手段解决了许多过去“雷锋”做好事遭遇的难题。在贵州农村一所小学,一堂数学课正在进行,然而讲台上并没有老师,只有一个大屏幕,屏幕里的老师身在上海,通过视频与学生交流。这是一堂互联网支教课。如何解决地域限制带来的支教人才短缺?公益组织“为中国而教”总干事荆攀想到利用互联网来跨越这一道道屏障。利用远程支教系统,上海的中学老师连续三个星期通过网络给乡村老师培训英语,一批复旦学生连续三年在网上给云南一个孤儿院的孩子们补课。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