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学院“泮池言学”行健讲坛学术讲座顺利举办

28.09.2014  12:23

9月25日下午1:30,由上海大学通信学院、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举办,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泮池言学”行健讲坛学术讲座在延长校区行健楼1018室成功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主任宋毅老师,为老师和同学们作了主题为“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演讲。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通信学院研究生导师张金艺、金彦亮等以及通信学院部分研究生。

讲座中,宋老师首先围绕着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展开讨论。他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商业机密等。就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说,他总结出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就是促进技术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权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打造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竞争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他还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宋老师介绍了中国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转变。他说:“随着经济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断加深,愈来愈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现在正在不断完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及管理体制。自2005年至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度提高,充分说明了全民专利意识的增强,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他还指出:“数量大的背后还存在整体质量仍然不高、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仍相对较少、中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少、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的专利等” 。

最后,宋老师阐明了实施知识产权的战略。他认为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创造,即开发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二、运用,即知识产权必须商业化运作;三、管理,即是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四、保护,即防御和救济,他认为成功实施上述策略的基础是人才战略;随后他又详细阐述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紧接着,他重点从专利和商业秘密两个方面介绍创新技术的法律保护,他强调:“创新技术的法律保护有专利与商业秘密两条路径可供选择,两者总体效应相当,选择哪一条路径与创新技术的反向难易度、技术生命期以及反向成本有关,反向工程简单,反向成本低、生命周期低的技术更适用于申请专利,而专利的授予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条件” 。通过生动而具体的实例,他为在座师生讲解了专利保护的社会行为,即规避侵权、借鉴失效专利以及防御公开。

本次讲座加深了通信学院师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提升自身知识产权意识,讲座最后,在座师生自由提问发言,宋老师对相关问题一一详细论述并做出相应解答,讲座在一片活跃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