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您,老师】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出华理声音 ——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药学院赵玉政研究员

10.09.2018  16:37

    药学院年仅35岁的赵玉政老师,是2016年华理首批2名“特聘研究员”之一。继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批人才等荣誉之后,2017、2018年,他又相继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更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发表了7篇影响因子超过5的重量级科研论文(其中3篇发表在Cell和Nature的子刊上),获得5个国家级项目、2个省部级项目。今年,他还获得了学校“第四届青年英才校长奖”特等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在今天学校举行的“201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分享了科研心得。

    年轻的他,何以在短短几年之内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的团队,在科研上又有怎样的“绝招”?


    生命科学领域的华理声音

    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这些反应不仅参与了生物体内众多的生命活动,如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也与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老年痴呆、慢性损伤和炎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氧化还原反应的代谢物,不仅能让人们更深入清晰地了解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了解导致衰老、死亡的因素,还能帮助人们筛选、开发相关药物。

    赵玉政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发细胞代谢的检测与成像技术,发现癌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候选药物。

    “原位、高时空地检测细胞代谢状态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瓶颈问题和迫切需求。”赵玉政介绍说。针对细胞内的核心代谢物——辅酶NADH和NADPH,科学家们从上世纪初就开展了系列研究,但传统方法难以实时追踪代谢物变化,更难进行高通量筛选。

    赵玉政团队围绕细胞代谢的原位、实时、动态监测这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发了系列遗传编码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在活体、活细胞及亚细胞中对细胞代谢物的高时空分辨检测与成像,并建立了高通量代谢分析技术,解决了细胞代谢研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瓶颈问题。

    在生命科学领域,这项技术对于疾病的预防、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它不破坏细胞,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放射性伤害,目前,已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的200多个国内外一流机构、实验室运用。

    掌握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就像手握探照灯,科学家能够藉此发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当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前沿基础研究,而基础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正是前沿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力的源泉。赵玉政团队专注于生命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在生命医学领域发出华理声音,提供华理方案,贡献华理智慧,方能取得那样的成果。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说来奇怪,在山东大学读本科时,细胞生物学是赵玉政唯一挂科的科目,现在竟成了他钻研的领域,还能取得那么多成果。这不免让人费解。

    “基础不好不等于将来做不好,有勤奋这一点就行。这是通往成功最重要的桥梁。”赵玉政这样鼓励他的学生,他自己也身体力行,践行着勤奋这一自我要求。

    从2007年他到华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现在,已有11个年头。11年里,赵玉政仅回了2次山东老家,每次都没超过7天。忙的时候,一个星期他的工作时间会超过100小时,上课、学术交流、指导学生、参加会议,一项项工作应接不暇。他有些愧疚地表示:“孩子上幼儿园,我一次都没接过他。

    导师杨弋教授在他刚入学的时候就鼓励他:“读研期间要在cell、science的子刊上发表论文。”他曾经觉得那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33岁的时候,他就以第一作者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Protocol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现在,他经常用这件事来激励自己的学生。他指导的学生呼庆勋、王傲雪、陶荣坤、邹叶君、苏倪、李写等都在cell等重要刊物的子刊上发表了论文。原来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发这样高水平论文的学生,现在手里已经有不止一篇了。他指导了6名博士生和10名硕士生,其中2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已顺利毕业。

    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Cell Metabolism(2篇)、Nature Protocols(封面文章)、Curr Opin Biotechnol、Antioxid Redox Signal、Free Radic Biol Med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5篇,编写英文著作Methods in Enzymology的1个章节,申请了1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和2项国际PCT发明专利(授权2项美国发明专利)。

    他的研究团队现有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讲师1人,是一支能在国际药物化学生物学等前沿交叉领域参与竞争的创新团队。他们计划以荧光探针作为“武器”,与化学学院老师合作从化合物库中筛选、改造药物,与生工学院老师合作探索建立生物分析测试中心。他们还想有计划地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和有培养潜力的留学人员,建设光遗传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由点及线到面,他们在心中默默布局,将来,不仅要反哺化学、生工等学科,还要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出更响亮的华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