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运动会内蒙古女子排球队的故事

30.07.2014  13:04

  终场哨声响起,内蒙古女排总比分2比3惨遭天津女排逆转,女孩们流下了眼泪。“姑娘们,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进才中学排球馆里,内蒙古队主教练郝振生轻声安慰着这群孩子。

  内蒙古女排球员全来自包头一中,是一支真正的中学生队伍。

   两条腿走路的“巨人

  1925年,冯玉祥将军一手创办包头一中。那时,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第二所中学。1987年,体育老师郝振生在包头一中成立女子排球队,1999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之后在2002年、2009年、2011年三获学运会女排冠军。

  近三十年里,从包头一中毕业的215名女排队员全部以优异成绩升入重点大学或出国留学,实现了由单一体育人才向各行各业栋梁之材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中国体教结合的成功典范之路。

  说起这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球队,郝振生充满了骄傲,“在这里,女排姑娘有比进国家队更好的出路,那就是北大、清华等全国一流大学,这比她们的战绩更让人注目。”队员们每天只在下午课后训练三个小时,练完还得回去上晚自习。郝教练不仅重视队员的技能训练,更注重日常文化课学习,“力争培养用两条腿走路的‘巨人’”。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爱排球,爱孩子”,这两点是郝振生近三十年来的精神支柱。

  包头一中排球队一路走来不容易。“我们刚建队的时候,就在操场上拉了一个网子,用土场地,球老是跑得很远,捡球的时间比练球的时间还长。”郝振生回忆道,“很多人都见过我当年穿一件破烂衣服,在操场上给学生训练。中午还得顶着太阳给学生浇土场地,条件非常艰苦。但我累并快乐着。

  在郝振生眼里,他的球队是真正的中学生队伍,“她们会主动要求训练,而且都是用课余时间。

  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学校建了两个比赛场馆,拥有四块标准场地,以及许多来之不易的荣誉,郝振生是把排球当成事业在做。

   曾经幼稚走向成熟

  在包头,只要孩子的身高够了,家长就想送他们来一中打排球。郝教练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那些家长都管不住的调皮孩子在这里都变了。

  刚念初中的陈扬被父亲以旅游的名义带到包头,初来乍到的小陈扬脾气不好,身高仅1.72米,实力也和队员们差了一大截,又喜欢和郝教练对着干。但在郝教练的特训下,每天她都是最晚走出排球馆的那一个。通过一年努力,陈扬进入了主力阵容,半年不到就当上了队长。已经当了三年队长的陈扬说,“当了队长才懂得做队长的不易。这七年,排球给了我很大的改变,尤其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我们都喜欢跟着郝教练打球。

  今年是陈扬最后一次带队比赛,在进才中学明亮的球馆里,她的队友们希望能打出一个好成绩送别队长。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