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工作系列报道之五:依托学生社团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教学育人全力推进全员育人建设

13.11.2018  19:01
                                                   依托学生社团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教学育人全力推进全员育人建设  

背景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员育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听课学生约400人次/年,逐渐成为我校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普及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养。为此,课程负责人提出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载体,建立普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生态圈。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课程遵循“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将美丽中国、海洋强国、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资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时代国家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生态文化)融汇贯通于课堂教学之中,在理论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意识。

倡导“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生态文明是理论,推崇“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践,提倡“知行合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程思政。为此,“环境科学概论”专业课程的课堂思政要向学生讲授“天人合一”的理念,而专业课程的实践思政要向学生传授“知行合一”的理念,实践出真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因此,“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不仅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思政教育,还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思政教育,而后者的教育更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言传身教,而身教的效果更好。在上述背景下,课程负责人提出创建“生态文明研习社”的建议,并被学校团委批准为院级学生社团,开设了“生态文明研习社”微信公众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负责人通过相关学术研究,发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奠定了全员育人、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举措与特色

生态文明研习社”基于社团的全员育人实践,通过社团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实践特色,在实践活动的真实场景中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实困惑。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社团日常运行联系,沟通师生思想交流渠道,将课程思政细化为日常行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生态文明研习社”成立于2016年。成立两年来,社团面向社会制定运作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意实验、环保公益、工业旅游、暑期实践、环保沙龙和专题科研等品牌活动,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创造机会,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相应的举措与特色的示例如下:

创意实验。 创意实验是生态文明研习社的品牌活动(如黄金雨、蓝玫瑰),多次在校园开放日向社会开放。创意实验本身是专业活动,但创意实验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点,如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奉献精神、社团日常运作过程中的资金使用要有“不做假账”的诚信精神、实验主题策划的创意创新精神等等。

环保公益活动。 环保公益是生态文明研习社的另一个品牌活动。通过环保公益活动载体,不仅培养了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还可通过生态文明研习社这一载体,将环保思想与理念扩散至全校学生,构成了教师-专业学生-全校学生的传播链,更为实现全员育人提供了新思路。例如,今年6月5日,即世界环境日在学校北广场举办了环境宣传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社团学生组织“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涉及上海城市雨水问题、水环境状况等。指导教师可结合当前环境关切,帮助学生选题,并指导制定调研大纲。然后,通过联系上海市排水管理处、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浦东环保局等单位,走访专家进行调研。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公众询问等方式,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实践报告。曾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二等奖。

与企业合作开展临港环境卫士活动。 生态文明研习社的成功运作得到了上海天汉环境资源有限公司的认可,双方按照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天汉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计划长期合作开展临港环境卫士活动,为临港新城环境保护贡献力量。2018年,上海天汉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开始投入环保基金对生态文明研习社活动开展资助,目前,双方成功合作开展了世界环境日和海洋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应。

成效与展望

密切了师生联系,增强了全员育人基础。 通过生态文明研习社的建设与运作,增加了师生交流机会和话题,专业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频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师生交流有了载体基础,也奠定了全员育人的基础。首先,学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发挥。平时课堂教学交流不大容易释放学生的天性,而课下的私人交流更加容易为深度交流提供氛围。其次,教师全员育人有了社团活动的抓手,通过讨论社团运作过程面临的真实问题,增加了育人话题,开阔了全员育人的新空间。

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认同性得到普遍提高。 生态文明研习社这一平台的运作主要依靠学生。在社团活动策划、组织和实践中,学生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形成了学生互相监督的过程机制,改善了学风,增强了专业认同度。譬如,生态文明研习社组织的校园开放日活动“黄金雨”创意实验,均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讲授试验要领的是高年级学生,操作实验的是低年级学生,教者有心,听者有意,达到“以华制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多方面培育了学生能力。 生态文明研习社社团的运作以及生态文明研习社微信公众号的运行为学生培养打开了新视野、新境界,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摄影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培养了学生的公益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生态文明研习社的公益活动,首先强化学生爱环保、讲生态的价值理念,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其次,将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转化为人与人相处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两年多的运作,生态文明研习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未来生态文明研习社计划从如下方面进行加强,实现以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的生态文明研习社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生态文明研习社是公益环保社团,但做公益也需要核心竞争力,也需要创意创新思维,形成更多的品牌,方能做到基业长青。 继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 今后社团将结合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增长本领,以实践为准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继续建好微信公众号。 生态文明研习社微信公众号以学生的生态文明研习实践为特色,宣传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环保、乐奉献的精神。同时社团指导老师开设“环境科学概论”微信公众号,宣传解读国家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方针政策,与社团活动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撰稿、摄影、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