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争先】把“论文”从上海写到青海格尔木 ——记我校2016—2018学年“优秀共产党员”、资环学院孙泽副教授

03.07.2018  17:57

    “到国家需要我的地方贡献智慧和才干!”2016年,我校资环学院党员教师、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孙泽副教授奔赴海拔2900米的青海格尔木,在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职服务了整整一年,为西部开发与建设作出了贡献。当时,他的孩子仅8个月大。

    挂职期间,孙泽将挂职工作与科研结合,埋头苦干,不仅赢得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赞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盐湖勤奋、谦虚、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为盐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学习”,而且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荣获“青海省第十二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以及“来青服务优秀博士”等荣誉称号。

牢记使命 无私奉献

    2016年11月,经过学校和教育部的选拔以及中组部团中央的考核,孙泽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团的一员赴青海挂职锻炼。“组织信任我,那我就好好干!”孙泽诚恳地表示。

    与大部分博士在海拔较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西宁和海东地区挂职不同,孙泽的挂职所在地为格尔木市,地处偏远。离家3243公里,再加上远离博士团团队,孤独与寂寞首先袭来。

    然而,比孤独和寂寞更难熬的是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格尔木不仅海拔高,并且严重干旱,一年降水量仅为30至40毫米。在那里,92摄氏度水就开了,米饭一般都煮不熟。厌食头晕,嘴唇长期开裂,缺氧导致行动迟缓,夜晚难以入眠,睡眠轻浅凌晨就会醒来……长期在格尔木挂职,孙泽承受着持续的身体不适。

    尽管这些给孙泽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他仍谨记自己定下的挂职规矩:在青海高海拔多民族地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展开工作,要恪守博士服务团成员的精神本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顾不上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孙泽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在各个分公司进行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晚上、周末,他也常常在办公楼里工作至深夜。有时候,整栋办公楼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工作的身影。

扎根高原 科技报国

    格尔木的自然资源充足,其境内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潜在价值巨大,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战略要地,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而孙泽学习和工作的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早已和察尔汗盐湖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盐湖团队,从学术带头人于建国教授到每一位教师,以及每一位博士生和硕士生,都有着为国家奉献自己、到祖国西部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1998年,于建国教授领衔的盐湖资源研究团队就已经开始在高原上的察尔汗盐湖开展研发工作了。我是从本科毕业课题开始加入的,我们一直在为盐湖开发而奋斗。”孙泽自豪地介绍。

    从1998年开始,于建国教授、宋兴福教授以及整个盐湖团队在祖国的青藏高原已经奋斗了20余载。他们克服了高原缺氧、物资匮乏的困难,突破了百万吨钾肥高效结晶器的关键技术,为我国钾肥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由此,“盐湖钾镁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西部盐湖钾镁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工程技术与装备”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业氯化钾多相流分离新技术与装备研究”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到现在为止,整个盐湖团队已是硕果累累,但是他们依然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奔忙。

    在于建国教授的带领下,盐湖团队的技术现在走出了国门:钾肥技术正在泰国落地开花,14万吨/年氯化钾生产线已经整装待发,做最后试车准备;盐湖提锂技术也已经向南美辐射,开展了初步的工作。

    孙泽为在这样一个有活力、有战斗力的团队里工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而在这样的团队里经过熏陶,他在盐湖的挂职工作自然更驾轻就熟。

    与此同时,此次深入持久地挂职青海,令孙泽又找到了新的研发方向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调研,孙泽发现,太阳能光热是近两年新兴的新能源利用方式,格尔木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而子公司硝酸盐业又是生产太阳能光热电站核心产品——储能熔盐的公司,这其中大有可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整个行业刚刚起步,熔盐在生产使用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对熔盐中杂质对物性的影响没有定量概念,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针对这一问题,孙泽提炼并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熔融态相变储能硝酸盐体系中杂质离子竞争结晶、迁移规律研究”,获得直接经费60万元的资助。

    此外,针对青海太阳能光伏弃光现象严重(2016年弃光的电能达8.13亿度)的问题,孙泽还与路贵民教授共同研讨,形成了光镁一体化的思路,即直接利用原来抛弃的光伏发电以省去电解镁工业中间的变电过程,这样一来,既可以用上清洁电能,又能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针对光伏发电无法24小时连续供应的问题,他们又提出了用液态熔盐电池存储能量,调节峰谷,实现电能稳定、持续的供应。这样,完整的清洁能源应用产业链就形成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实现现代化伟大工程中去”。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号召,孙泽正用实际行动在加以贯彻。

内抓管理 外树品牌

    科学管理不仅能帮助企业出效益,还能培养人才。挂职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的孙泽也发挥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

    盐湖公司研发中心和技术部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所以研发中心也承担着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申报、执行、验收等。初到公司,孙泽就和同事、技术人员充分沟通、讨论,共同拟定了“杂质离子竞争结晶对盐湖相变储能熔盐熔点精确控制影响研究”项目并成功获得立项。该项目是盐湖公司在2017年牵头立项的唯一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共同参与项目的6名研发人员与1名子公司技术人员在项目选题、申请书撰写、答辩等环节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战训练。此外,孙泽还组织研发中心验收了11项科研项目,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培训30多人次。

    孙泽发现,企业主要以组织生产为主,对于所做科研工作的提炼和撰写能力相应欠缺,其实公司已经有很多成果,但是却没有很好地提炼和申报奖励。于是,他积极带领同事进行创新点提炼、申报书撰写、答辩准备,最终提炼公司成果获得海西州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带领大家进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申报材料的准备,从申报书撰写到附件支撑材料的整理,开展了细致的工作。他还着手建立了标准化的实验室,制定了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为后续研究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还积极筹建相关的实验装置和设备,使实验室可以完全模拟钾肥生产工艺,为下一步深入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孙泽认为,企业不仅要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也要积极推广优质产品,同时要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以便于及时调整战略战术,赢得市场竞争。由此,他积极参加学术和产业会议,帮助公司推广产品,提高行业知名度,同时也积极地与相关专家探讨产业方向,凝练公司下一步的科研发展战略。通过对外交流,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在行业内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扩大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青海干部群众长期扎根艰苦地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为国家和地方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孙泽表示,赴青海挂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锤炼。

    挂职回校后的孙泽仍然心系青海盐湖,也时常往来于青海与上海两地,继续发挥所长,“”惠盐湖开发,服务西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