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字模一厂淘回昔日铜模活字 盼"废品"重新"活"起来

21.01.2015  08:16

  据《劳动报》报道,逸仙路580号4楼,毫不起眼的仓库里,静静地堆着不少“蛇皮袋”。任意打开一袋抓上一把,一个个汉字就这么哗啦啦地从指缝中流下。

  或许很多人无法想象,在几十年前,正是这些铜模活字,印刷出了书籍、杂志、报纸、毛泽东选集甚至辞海。而伴随着计算机激光排版等先进技术出现,活字们褪去了昔日光芒,默默隐退,最终的结局是沦为废品。

  如今,作为全国仅存的字模厂———上海字模一厂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将其重新寻回、清洗、整理和分类,而它们期待着重新“”起来,以一种全新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从“珍品”到“废品

  捻起一枚小小的铜模字,感觉非常奇妙,仿佛从中看到了历史,又见证着遗存下来“铅与火”时期的印刷文明传承。

  大小如军棋棋子,铜铅金属制造,放在手中沉重而有质感;与铅活字完全相反,字模上的汉字为凹字正文,而且和印刷出的文字一样是“”的;仔细观看,每个字模的四角都有着极小的标识———“上海一号”、“上海二号”、“上海五号”……

  这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名闻天下的“上海小片模”。它们是活字的“母版”,所有铅活字,通过它们铸成凸字反文,从而成就了所有印刷品。而在全国范围内,字模厂只有三家———上海字模一厂,北京新华印刷器材厂、湖北丹江文字605厂。这三家工厂均在上世纪50年代成立。依靠着“身薄、体轻、字美”,当年由字模一厂开发的这款产品一举取代了老式镶模,拿下了全国印刷行业的大部分江山。

  “那个时代,就连外地的印刷品,大多数都是用‘上海小片模’铸造出的铅活字。”上海字模一厂厂长张勋表示,其中大名鼎鼎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辞海、新华字典等,上面的字迹无不从中而来。

  不过,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技术更新换代,无形载体记录文字的方式异军突起,传统的铜模生产、铅字逐渐萎缩。大量制造设备、铜模、铅活字都作为废品,难逃回炉命运,有形载体记录文字最后节点的见证物面临灭失境地。

   破烂王”手里寻回宝货

  这些昔日风光无限的铜模字,英雄老矣?并非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字模一厂职工见证了它们的魅力。在2014年上海书展上,由这些铅活字排版拓印出的《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拓片,受到追捧购买,一天12个小时的拓印销售操作,师傅几乎没机会歇口气。

  换种方式“”得更好。为此,上海字模一厂开始了走上寻觅流散民间铜模字的漫漫长路。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四处碰壁时,最终居然是从“破烂王”手中找到了这些“铅与火”印刷时期遗存的珍贵旧物。

  “不少废品站的收购人员找到了我们。”一位职工告诉记者,由于量小成本上无法回炉,许多铜模字被随意丢弃在旮旯角落里,如今通过回购,它们有机会重见天日。

  让一些老职工感触的是,和当年“宝贝”相比,如今的铜模字寒碜了许多。灰尘满布不说,不少都已经有了铜锈,字号早已被打乱、字体也都胡乱地掺杂在一起,昔日在厂里视作珍品的它们,如今一个“蛇皮袋”就是“”。

   重新整理焕发新生

  现在,字模一厂的职工们正在进行一项超级复杂的工作———拣字。从成堆铜模字的“海洋”中,一个个按照汉字笔画将其分门别类归位,工作量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姚晟杰就是其中一位拣字工。每天,当他坐进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就要面对978个篮子和其中的6806个孔。拆开麻袋,让一个个小小的汉字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是每天的工作。“一套完整的汉字字模就是6806个,而我们常用的汉字不过只有2000多个而已。”姚晟杰告诉记者,拣字考验的是耐心、细致和运气。谁也不知道下一袋里有哪些汉字,谁也不知道那些现在缺失的文字孔洞何时会被填满。

  在记者面前,是姚晟杰等一群人辛苦工作6个月的成果。可惜的是,一个“”字依然缺失,而这就意味着一套完整的字模都没有凑成。为此,他必须继续干下去,继续每天和那些字模打交道。

  而凑齐了的成套字模,被转交给同事发挥新功能,在经过清洗和分类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作品的字模被一一排出版面,然后按设计制作成精美的拓印艺术品。另一些字模,可能会按照“福禄寿喜”、“恭喜发财”等,组成单独的收藏型艺术品。在字模一厂的淘宝店铺上,这些也尤其受到一些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作为一种传统技艺的铜模铅活字并未消亡,在信息时代,它焕发出新的生机凸显出无限延展的可能。”张勋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