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15.12.2015  15:45

 

孔子学院是中外人文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方的工作人员、教师和志愿者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如实地呈现在外国人面前;他们通过各种有声的传授和人与人之间交往与交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无声的呈现,让外国人面对面地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人文气象,进而更为直观而真实地了解中国。

与此同时,在国外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人员由于身临其境,他们得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真实地、全方位地感受他国人民的文化传承,学习到他们身上优秀品质的方方面面,以此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并将国外优秀的文化精髓和人文气息带回国内。这种良性意义上的文化互动,不仅可以根除历史造成的文化偏见,还可以在国与国之间构建民间友谊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人文交流为平台的孔子学院的潜在功能,可以延伸到其它诸多方面。除了增进中外民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官方和民间各个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巩固中外传统友谊之外,它还有益于提升和开辟中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新的合作领域,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外民间的相互了解、人民之间的相互信赖,是新时期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孔子学院的出现,顺应了当今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支持,其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从2004年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在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中,我国与世界各国合作成立的孔子学院层出不穷,至今已达500所之多,孔子课堂已达1,000家,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学员总数累计已超过了190万人次。在国家汉办的正确领导下,孔子学院的中外双方合作院校在孔子学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中方合作院校为孔子学院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学分化、等计划、层次化的教学培训体系;它们还向孔子学院输送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资源;外方合作院校为孔子学院提供了当地的教学场所和工作人员,并为孔子学院的正常运作提供各种可能的便利。

中外双方的通力合作,有效地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根据2015年12月6日和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透露的消息,2014年,全球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类人文交流和文化活动多达3.6万场,受众多达1,200万人次。仅以我校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我们在匈牙利18个汉语教学点的学生人数达到了792人;在文化活动方面,我们成功地举行了每年一度的“孔院日”和每月一次的“孔院茶馆”、“中国棋牌”、“中国电影欣赏”,还不定期地举办“中国文化开放日”、“中国电影节”、“中国书法”、“中国结”、“太极拳表演”、“犹太人在中国图片展”、“熊猫节”,“匈牙利赴华留学生座谈会”,参加了“赛格德大学开放日”、“赛格德鱼汤节”、“葡萄酒节”、“匈牙利旅游商品节”、“玫瑰节”,我们举办和参加的大小活动共计51次,受众超过了20,000人次。为了增强中匈两个合作院校的合作,我们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和闫卫军教授赴赛格德大学做学术讲座、邀请赛格德大学外语系主任安娜女士和英语系主任奥提拉教授来上外参加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还邀请了匈牙利罗兰大学艺术团来上外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明年,我们将在保留2015年日常文化和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在赛格德市举办“匈牙利文学在中国”和“中国文学在匈牙利”的学术文化活动,并将邀请中匈两国的著名钢琴家和音乐家进行互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赛格德大学音乐系举行独奏音乐会。孔子学院正在中外文化和人文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窗口”的作用。(曹航,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