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理学子如何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风采

19.09.2016  03:35

      编者按: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校国际化战略中高度重视的工作,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国际赛事捷报频传。今年暑期,第八届国际信息光学与光子学学术会议(CIOP2016)上,我校本科生吕孟轩的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IEEE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SIP)上,我校研究生颜艳荣获BestPresentationAward(最佳演讲奖),充分体现了上理学子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舞台展现风采?本期,让我们分享与会师生的感想与经验。

 

      将综合能力的训练落在平时

      我本人曾在国外大学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多年,一直设想将国外培养研究生的先进理念引进到国内。因此,在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创思路。同时,在平时的学术训练中,我要求他们有计划性、目的性和条理性,这些细节都贯穿到了论文写作以及PPT制作等方方面面。此外,我总会提醒学生们不仅要提高研究的水平,还要强化英语的学习,每天都要保证有一定的英语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读懂、读透英文文献,与国际接轨。在日常的学习汇报中,也鼓励他们尽量使用英语发表论文,给他们创造锻炼自己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我会在此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督促他们不断改进,待他们能够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时,方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让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

      此次获奖的颜艳同学无疑是我的学生中完成严格学术训练最出色的一个。她的优异表现和平日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为人勤奋好学,在科研工作中很有自主性、计划性,经常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此次获奖对她来说可以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外,我认为参会前充分的准备以及良好的心态也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必要条件。颜艳在参会前积极主动地准备资料与反复练习,时常征求我的意见,从而不断完善。在参会的过程中,清晰的思路和流利的表达使她的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颜艳指导老师、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虬)

 

      沉着冷静条理清晰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现场做英文报告,能够顺利完成并获奖主要得益于先前充分的准备以及良好的心态。我认为,在学术报告的准备阶段,PPT的制作以及英文的表述方法比较关键。每个参会者都是有备而来,如何在众多参会者中脱颖而出,方法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学术报告的内容应当有理有据,突出重点;PPT的制作必须简明扼要,同时也要主次分明,引人入胜。来自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先后报告完毕,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我难免有些紧张。面对这种场合,保持一颗平常心尤为重要,站在演讲台上一定得沉着冷静,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我不断进行这样的自我暗示,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我想,在英文表述方面的有始有终,条理清晰,衔接得当;在提问环节的不急不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我有幸获奖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获奖也和导师平日里对我们的教导息息相关。我的导师在学习上对我的帮助很大,在课题研究的各个进程中,他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和意见,因此我才能如此顺利地完成这篇论文。同时,他严谨的学术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参会过程中,我时刻铭记老师对我的教诲:遇事不骄不躁,沉着冷静,条理清晰,才能顺利地完成这次口头演讲。
  经过此次会议,我不仅一睹诸多学者的学术风范,从他们的研究方法中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到当前最前沿的有关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这些都将是我以后学习工作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博士生 颜艳)

 

      让专业能力与讲演能力一起“飞”

      在我看来,部分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的能力有限,尤其是英文学术报告。作为理工科学生,我自身就比较有代表性:平时主要注重提高自己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往往忽略了表述能力,特别是演讲能力的培养。所以即便是做中文报告,脱稿后也不知道该讲什么、怎么讲,英文报告自然更是为难。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的学术报告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这个部分是最下功夫的。由于没有经验,刚开始只能是按照模版写了改、改了写,花费了很长时间,光一幅图可能就要改很多遍。第二步是做演讲PPT,参照文章,将自己所想表述的内容做成PPT。第三步是写演讲稿以及“背”讲稿,同时结合PPT不断练习,我感觉这个部分提升效果最显著。由于英语口语水平有限,最初的练习非常艰难,经常讲到一半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讲,不同于普通的英文演讲,学术报告的内容涉及非常多的专业知识,经常是讲到比较复杂的内容时,容易逻辑紊乱,在反反复复至少几十遍的练习后,我才终于找到了一些感觉。
  因此我想结合自身体验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技巧:第一,听、说能力很重要。要想提高自己做学术报告的水平,除了专业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敢于说,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第二,一定要准备演讲稿,并非要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但它至少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的学术成果;第三,心态很重要,如果在台上紧张了,准备得再好也没用,你需要在上台前调整好心态,学会给自己加油鼓劲,这个时候,你不能把自己当普通学生,而是要做自己学术研究的主导者、展示者。(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吕孟轩)

 
      循序渐进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并且有耐心。还记得吕孟轩刚加入我们实验室的时候,作为一名本科生,他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极其有限。我并没有因此拔苗助长,而是先将我们实验室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拿给他学习。之后再通过带他做实验,告诉他实验室的设备该如何使用,同时如何专业地完成一个实验。最后阶段,让他自己细致阅读并独立完成一些专业领域内的论文。这时,他已经能读得比较懂,并且有了实践的经验,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想法,通过自己的研究写成论文。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对他们进行引路,授之以渔。
  其实,一开始在准备的过程中,吕孟轩的PPT在研究背景方面做得不够好,我指引他多去网上查资料。在练习演讲的过程中,他也并不是最出色的,讲得不流利而且经常出错,为了让他更自信、更顺畅地表达,我建议他在会议室多加练习,一遍遍讲给我和其他研究生听,帮助他改正。
  大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学术会议报告能力,除了做实验和日常学习的工作外,要多看文献,多写一些东西,才能不断积累,并且还要勤奋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此外,在做报告前一定要多练习,不能自己关着门来练,要讲出来,让别人帮你分析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从而尽快改正。只要循序渐进,有耐心,即使是本科生,也可以通过导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走上国际会议的舞台,期待会有更多这样的身影亮相。(吕孟轩导师、测试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戴博)

 

新闻中心董真、董颖报道

原文刊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87期(总第527期)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