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周访|9月13-19日

19.09.2014  12:17

   编者按:近来,我校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热点,敢于在媒体发声、善于在媒体发声,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提升了学校形象。为了真实反映这种情况,我们自本周起,每周五推出“媒体周访”专题,对一周来我校学者接受媒体采访的情况进行盘点梳理,方便广大师生校友及时全面了解相关信息。

      本周,我校有7位专家学者接受记者采访,相关报道共13篇,涉及人文、心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现 择要 整理如下:

一、人文艺术

      ■ 受访者: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仲富兰 

      采访媒体:中新社  主题:中华礼仪促建礼乐文明城市

   观点 :充分发展与传承充满德性修养、仪轨意识、推己及人的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而且通过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伦理道德意识的直觉要求,可以大大提升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阅读原文

  ■ 受访者: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 毛尖

  采访媒体:晶报  主题:当下电影

   观点: 我不算高产了,现在一个星期写个一两篇而已。跟我以前比起来,现在已经算比较少了。一个是现在比较忙,二来是现在下笔比较慎重。因为不敢乱说。现在烂片越来越多,但是光是吐槽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我现在的影评不仅仅是影评,也会说说当下的一些文化现象。年轻的时候好像可以比较放肆,四十岁以后会更加慎重一点,骂人也会更加慎重一点,会换个角度来说。像《小时代》这种电影,作为影评人我们觉得它根本不是电影,但是你说它不是电影,对它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哪怕你骂它也是在帮它增长票房。你骂一个片子是烂片,然后观众会好奇它有多烂,于是更多的人去看,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所以说会写得更加慎重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影评人的悲哀。以前拍电影是有门槛的,现在谁都敢拍,已经没有底线了。是不是堕落我不知道,可能电影的生态已经发生改变了。我自己的判断,可能传统意义上的电影马上就要消失了,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的电影出现,使得观众看电影,不是为了去看这个片子,而是粉丝追捧偶像,比如韩寒、郭敬明他们。这已经不是堕落的问题,而是完全改变了。现在正在微电影化、视觉化。

  现在的好电影太少了,很多时候看的电影都觉得“浪费时间”,这种浪费时间的愤怒也是一个点,让我想要吐槽一下。像《绣春刀》这样的,能让人有一点点小兴奋,虽然路阳也是新生代导演,但他还是有规矩的,整个电影还是个完成品,还有一点吸引力。

  也有读者跟我说过,影评跟文化现象搭上关系,我自己也是这么追求的。我希望我的影评是文化意义上的影评,而不是小范围的电影的影评。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是现在电影的生态造成的,烂片太多,光是吐槽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所以也会杂七杂八地带上一些文化现象来说。我自己也希望我能从一个文化评论者的角度来写作。 阅读原文

二、教育心理

  ■ 受访者: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   张麒

  采访媒体:中国文化报  采访主题:阅读专业书籍心理自救

   观点 :如同每台电脑运行一段时间都会遇到不兼容、卡机等状况一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生活背景、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当遇到不同的环境、评价标准等情况时,有人能及时自我调整,但也有人调整不过来而出现心理疾病。我们通常认为心理没有问题是以正常生活功能不受影响为判定标准的。我们所做的电脑杀毒与清理、更新软件等电脑维护行为,其实就好比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用心理治疗的观念来检查日常的生活,出现情绪困扰时采用一些方法及时调试,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人生。 阅读原文

  ■ 受访者: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钟仁耀

  采访媒体:劳动报  采访主题:学术造假学者辞职后再就业

   观点: 此类辞职会给个人履历留下污点,如果其他公司招了这个有污点的人,对公司的声誉形象都会有影响。有些人主动辞职就是为将来自己的发展留条后路,如果是被公司辞退,这个污点会更大。 阅读原文

三、经济社会

  ■ 全国政协委员、我校终身教授、金融所所长 黄泽民

   采访媒体:人民政协报  采访主题:绿色交通

   观点: 很多人将纯电动汽车定位为城市内交通工具,但目前中国几个比较大的城市都面临着交通拥堵的考验,而纯电动车续航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是因为电池效率提升了,而往往是因为装了更多的电池,在交通拥挤的城市中,纯电动车的行驶安全有赖于电池是否受损,因此车辆保险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谈论这一话题时,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金融所所长黄泽民这样表示。他同时提出,除了加快研究相应车险细则外,还要考虑后续的电池处理问题,让电动车真的实现全流程环保。 阅读原文

  ■ 商学院旅游系教授、休闲研究中心主任 楼嘉军

  采访媒体:新华每日电讯、解放日报  采访主题:带薪休假、假日办撤销、景区门票上涨

   观点1: 到2020年基本落实,不等于现在可以空等六年,针对目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国家借鉴国外经验,就带薪休假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分地区、分行业、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阅读原文

   观点2: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长假制度,“黄金周”的推出刺激了消费,促进了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假日办”撤销,意味着它的使命已经完成。“黄金周”实施初期,需要一个机构来协调交通、工商、文化等多个部门的保障工作,“全国假日办”应运而生。发展至今,长假消费在国民旅游消费中的占比不过25%,这表明百姓出游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假日办”的实质功能也已经分散到各个相关部门。 阅读原文

   观点 3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景区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是景区门票频频涨价的三大推手。他认为,部分景区对旅游资源还具有独此一家的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 阅读原文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