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 婚前同居率达四成

07.06.2017  10:45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发布“80后的世界”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此项调查历时8年,入户访问近1200户上海地区“80后”家庭,研究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情况。之后,复旦还将启动“90后”的相关调查。

  2012年至2016年间,上海“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较稳定的相对快速增长,收入分布形态体现为较健康的橄榄型,三次调查的年收入中位数依次为5.0万元、6.5万元和7.8万元。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尽管上海“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7年,且连续三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上海CPI增幅,但他们仍坦言面临着“经济”“子女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80后”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与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80后”的房产持有量也与其父母的持有量具有相关性,呈现一定的代际传递效应,并尤以教育的代际传递最为明显。

  在结婚、生育等方面,“80后”的婚前同居率上升至四成,30岁至34岁调查人群中从未结婚的比例已上升至男性19.2%、女性12.5%,婚姻中学历男强女弱的现象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妻子受教育年限与丈夫相当或更高的婚姻已占83%。近一半“80后”的配偶是通过介绍认识的,且主要介绍人是长辈亲戚或父母。上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三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

  代际关系方面,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但受到现实条件约束,现实中约三分之二的“80后”不得不与父母同住。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