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燕:时刻把职工的权益放在心上

31.10.2014  11:35
  姚晓燕岁数不大,刚过30,从事工会工作也不过两年时间,但就在这两年时间内,她的成绩不仅得到了唐镇区域内企业、职工的认可,就连新区内其他街镇的工会干部,都对她赞口不绝。

   没想到小姑娘这么有耐心

  2012年,姚晓燕通过招聘,进入唐镇工会工作站做窗口服务,主要对接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的参保和理赔。做退休职工的参保服务,不仅要苦口婆心地解释,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去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姚晓燕回忆,当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老伯伯来咨询为什么不能参保?“当时老伯伯的情绪很激动,我只能一边安抚他一边查看他的资料,后来发现,因为这个参保计划对企业团体的参保数有个最低比例要求,这位老伯伯之前的公司没有达到这个比例数,所以他就碰到了一些障碍。”在一遍一遍耐心地分析了原因之后,虽然老伯伯的情绪是稳定了,但姚晓燕也从话语间了解到了这位老伯伯参保的强烈愿望。为此,她几次打电话给这家公司,希望企业能配合提高参保比例,终于,今年企业顺利地达到了规定要求。说起成功的秘诀,姚晓燕坦言:“哪有什么技巧啊,就是一家家打电话过去问呗,打一个电话普及一下规定,宣传一下参保的好处,再鼓动一下大家参与。”如今在姚晓燕说来就几句话,但事实上却是一项持久战,这一战就是一年多。

  等老伯伯终于能够享受保障计划时,姚晓燕早已从窗口调到了工会办公室,但老伯伯仍念念不忘这个能干的小姑娘,连连夸赞:“真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对我老头子的事这么上心,还这么有耐心,像她这样的小年轻可不多啊!

   办活动调纠纷聊家常都很投入

  一年时间的窗口服务让姚晓燕积累了不少专业知识,但挑战还远不止这些。去年年初,她被安排到了工会办公室工作,也让她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职工的工会活动要她策划落实,办公室里有什么文字材料要她去拟,镇里的企业谁家有了纠纷要她去配合调解,有时候职工还要隔三岔五地来找她谈谈心……她一个小青年,两个孩子的妈,忙起来孩子只能往父母家一扔,哎,不容易的。”对于姚晓燕的忙碌,被她一口一个“张老师”叫着的同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姚晓燕自己却觉得这是工作氛围好的表现,谁有事大家都一起干,不分彼此。“其实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刚进工作站的时候,我是劳务派遣过来的,没什么归属感,觉得既不是新区的人也不是镇里的人,后来有了公惠中心,我还是那里的理事,镇里的工作也慢慢得心应手起来,一下子觉得有了两个家,挺知足的,啥啥都想参与,而且跟着张老师他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记得有一次,镇里的一家企业老板代理人来报备,要解雇一名工会主席,理由是这位主席时常旷工。姚晓燕和同事觉得这位主席似乎不是这样的人,于是他们几次到公司去调看这名主席的考勤表,一天一天地翻看记录,发现没有旷工情形。他们并没有马上让企业撤回决定,而是旁敲侧击地从职工嘴里了解真实原因。

  镇工会了解下来,职工都夸这个主席好,估计这名工会主席几次向企业提出给职工高温费、节假日津贴等,把公司惹毛了。有了确凿的证据,姚晓燕和同事反复与企业沟通,用法律震慑,用人情软化,终于说服企业收回解雇决定。“现在每次开会,我们都会关心一下那位主席,感觉事情基本平息了。

  还有一次,一家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后不肯交会费,也不组织工会活动,姚晓燕就在每一次活动中都邀请这家企业管理层参与,让他们看到工会经费都用在什么地方,久而久之,企业渐渐了解了工会,并且非常积极地配合所有工作和活动。姚晓燕认为,这就是所有工作都打通做的好处。

  “如果我不参与工会组建就不会知道他们为什么排斥工会,不参与活动策划,就没法通过活动让企业走进工会,不和职工聊家常,就掌握不了企业发展的动向、职工的需求……其实所有工作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都亲身参与其中才会有更大局的考虑,掌握更多的资源去做好工作。

  记者采访时,正逢公惠中心第三届理事会即将召开,姚晓燕说这次她要提一提女职工的休假问题,想法正是来自话家常时不少年轻妈妈抱怨无法参加孩子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对此,姚晓燕表示:“理事的身份让我养成了将任何小细节都和政策、机制联系起来思考的习惯,思考得越多越觉得工会工作大有可为。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