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宓这样的女子, 幸福就是“我愿意”

10.08.2014  22:23

  《洗澡》出续集了。杨绛先生103岁生日当天,这个消息令“粉丝”们惊喜。更惊喜的是,当天首发的头三章以及前言里,读者们已经知道,姚宓最终嫁给了许彦成。

  杨绛先生在《洗澡之后》前言中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她不希望自己喜爱的笔下人物,以后被别人拿去写续集,被糟蹋,她要给他们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以后,没人再来改写他们的命运”。作为一个粉丝,这个结局真让我满意。杨绛先生在现实与艺术两个世界,创造了两段理想爱情。而且,这两段爱情,人的努力,自己的选择,才是决定的因素。杨先生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幸福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洗澡》描写一群知识分子在1949年后经历思想改造的故事,生动刻画了在时代浪潮裹挟之下身不由己、清浊不一的读书人群像,尤为出彩的是一段“三角恋”关系,主角姚宓与许彦成之间“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婚外恋爱。

  姚宓,出身书香门第,本人美而慧。尤为难得的是,小小年纪,沉稳大气,独立承担了家庭的变故。不因世事艰辛,对人降格以求,拒绝了人品不佳的未婚夫。在遇到许以前,生活中是自然加艺术,遇到许后,加入了爱情。杨先生一定偏爱姚宓,在她身边安排了一个仗义侠气的罗厚,看护着她。眼见各种政治运动已经开始波及普通人的生活,姚宓依靠智慧和内心的宁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并没太受左右。她静静开放,如同一朵洁白的莲花。

  许彦成才情学识倶佳,又混沌天真,宛如赤子,唯一的错误,是当初糊里糊涂接受了杜丽琳的求婚,也可理解为遇见真爱之前的懵懂未开。杨先生花了许多笔墨细节,让读者体会到许杜二人的隔阂。

  姚许二人,志趣相投,不知不觉被对方吸引,情不自禁。等双方自觉时,已深陷其中。爱无法防备,这是人性。但对爱的处置,却更能试出人品的质地。他们挣扎,因为许对杜有承诺。姚宓在乎的不是自己的名分,愿意为许作不伦的偷情者。她只是不愿许背负良心的重责。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切,在爱中完全无我。许彦成没有选择的权利,他要为自己当初的懵懂买单。只要杜不放手,三人关系就是僵局。

  严格说来,杜丽琳是第一个意识到许彦成好的人,但许究竟好在哪里,她并不清楚。二人的志向、境界、爱好,统统不匹配。即使没有姚宓,这也是一桩问题婚姻。虽然只读了续集前三章,我大胆猜测,将来一定是杜移情别恋,弃了许彦成。

  杨先生为何如此设计?在最初没让姚许走到一起,为何如今改变了心意?这其实与杨先生的爱情婚姻理念密切相关。

  “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这是杨先生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婚姻。在现实生活中,钱杨二位的童话爱情就是这样的身体力行。有好友认为,罗厚较之许彦成,更能给姚宓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是姚宓更好的归宿。这是对姚宓的看低。她不是一株温室里柔弱的小花,淡定自守,而内心小宇宙足够强大。这样的女子,不是攀缘的植物,不需要活在遮蔽荫护之下。她需要的,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

  在钱杨婚姻中,钱先生赞杨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先生甘愿充当“灶下婢”,洗手做羹汤,这样的行为,比之著书立说,也许更为不易。所以如此,全凭“我愿意”三个字。两性关系,真正的平等是什么?两情相悦,相互扶持,同甘共苦,是杨先生这样独立自强的女性的选择,也是她偏爱的人物姚宓的选择。如果没有良偶,宁可独身。杨家的幺女杨必就是如此。生活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小天地,自己才是主宰。

  《洗澡》里多位人物,在政治运动的压力下,多少说过一些违心之语。作者太爱惜姚许二人了,小心翼翼地让他们没说过一句不得体的话。也正是为了二人在道义上没有一点瑕疵,没让他们走到一起。二十多年过去了,杨先生改了主意。一个百岁老人应该有点“特权”,充当一次命运的设计师。这是她的理想,也是她对人生的祝福,既俏皮,又慈悲。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