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姗姗有一颗“公益心” 5年提供超过1700小时法援服务
静安区张姗姗在法援中心为群众提供服务。
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一头直长发过肩,28岁的张姗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带着邻家女孩气质,却不失干练。不管欣隆律师事务所业务多繁忙,每周她都要去静安区法援中心,至少花一天时间进行法援服务。
帮农民工讨薪、为贫困受害人争取利益、帮无助老人支招房产问题……张姗姗成了老百姓的“法律顾问”。当了近5年律师,她的法律援助服务时间超过1700小时,她的身影遍布静安区法援中心、街道司法所和基层社区。同时,她还是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的法援律师,柏阿姨也对她竖起大拇指:“这小姑娘不容易,不光颜值高,还有‘古道热肠’。”
居民困难“照单全收”
“看着求助人期待的眼神,你会发现做法律援助,根本停不下来。”张姗姗说,和普通的社会案件不一样,法援案件当事人基本都是特殊群体,他们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还有一些孤老或独居老人,对法律甚至一无所知。“不幸发生时,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我做法援就想帮助他们解决‘天大的事’,这只是举手之劳。”
“姗姗值班时,来法援中心排队的居民总是最多。”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夏天亮说,法援服务中,还有一些居民的困难并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律师援助范围,有些问题不能通过诉讼解决,“姗姗热心肠,都是照单全收,帮人家想办法。”
一次咨询中,一家三口急吼吼来求助。“阿拉给儿子置换婚房,哪晓得中介扣下阿拉房子,哪能办?”张姗姗了解到,这家人买卖房屋时,和中介起了纠纷,在双方签订的委托卖房协议到期后,中介仍霸占钥匙,不愿交还房屋,甚至搬出相关条款威胁。她知道,如果通过商业诉讼渠道解决,很少有律师愿意接手这样的案件,而他们的问题又不在法律援助范围之内,不能构成新案件。张姗姗教这家人如何和中介谈判,如何驳回他们看似有理的“新说法”,还给对方留下自己的手机号。一个月后,对方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张律师,多亏了侬,阿拉儿子婚事才没被耽搁。”
法律援助“不计报酬”
原静安区注册律师有1000多名,近30人从事法律援助。人们对律师普遍有种“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张姗姗也总被问到:“你为什么会选择法律援助,不计报酬地坚持这么多年?”
张姗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她的第一专业并不是法学,而是传播学。大学生涯里,她对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法学成了第二专业,“选择做律师,其实并没什么雄心壮志,就想用自己所学帮助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很满足。”
在“徒弟”魏毅的眼中,“师傅”张姗姗有一颗“公益心”。她的法援服务秘诀就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她特别能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语。”一些求助人由于心情激动,上来发顿牢骚,张姗姗默默地听着,让对方倾诉完、发泄完,再和他解释、分析。魏毅透露,张姗姗在工作之余还自学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张姗姗的衣柜里有十几套黑、灰色西装,不管在律所,还是法援中心、基层社区,她都习惯穿西装。如今,爱穿西装的大姐姐又走进黄浦区五爱高级中学等学校,受聘为校外法制辅导员。她给学生们讲青少年犯罪案件,结合一些针对青少年骗局的案例,教给他们自我保护技能,“当他们对身边法律了解得越多,更能辨别是非,培养社会责任感。”今年,张姗姗自荐报名,成了团市委“青年汇智团”成员,为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脱下“武装”的张姗姗,也爱“红妆”。“我很喜欢卡哇伊(可爱)的东西,不穿西装时,我钟爱粉色系衣服。”张姗姗说,办案或者法援时,她接触的很多都是负面的讯息,她也需要补充能量。“我的能量棒就是做数独。”张姗姗的放松方式很独特,每天做一些数独题。她还喜欢“宅”在家里,看推理小说。
以前,张姗姗有两个手机号码,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私人交流。“自从当了律师,做了法援,我的工作手机号通讯录越添越多。”这个85后女孩爽朗地笑着:“没想到,用于工作的手机号利用率越来越高,最后我取消了私人号码,两号合一。”她说,既然做法律援助“停不下来”,今后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市民点赞
耐心倾听分析利弊
我们一家人因为房屋购置纠纷要寻求帮助,张律师“坐堂”的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离我家不远。当时一家人特别急,没说几句,我妈的情绪激动起来,张律师俯身安慰,耐心倾听了解情况,给我们分析事件的利弊。她表示,从规定上没办法将我们的事情定为援助案件,但她愿意随时为我们提供帮助,还留了手机号。当时我们非常踏实,感觉自己有了法律顾问,再也不会被忽悠了。当我提到咨询费时,她摇了摇手说:“法律咨询不用给钱。”此后两周里,我和爸妈先后多次向张律师电话咨询,她都耐心解答,事情终于顺利解决。张律师解决了我们全家人的大问题,却始终没有问我们要一分钱,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