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委:鼓励专车服务平台与正规的租赁企业合作

14.01.2015  17:32

  最近,手机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体验了“过山车”式的刺激。就在10余个城市相继宣布专车服务非法,查扣、处罚一些专车后,交通部于1月8日肯定专车软件的积极作用,但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昨天,上海市交通委率先表态,严格按照交通部的要求,鼓励专车服务平台与正规的租赁企业合作,但坚决打击私家车投入运营。

   舆论多支持专车服务

  专车服务,是基于手机网络软件呼叫出租车的一种服务,所用车辆走中高端路线,车况良好,服务周到,价格约为出租车的一倍。推出半年来,颇受乘客欢迎。但这种汽车租赁服务,一方面对原有机制和管理是种突破,另一方面本身也有违规操作,即吸引了不少私家车加入专车运营的队伍。市场创新对各地交通管理部门是个挑战,北京、上海等10余个城市相继将专车定为“黑车”,无论车辆是否来自正规租赁公司,均为非法。

  禁令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反弹,呼吁保留专车服务,保护市场创新的声音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不绝于耳,其中的支持者不乏律师、高校教授、网络名人等。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专车是市场催生的基于平价服务之上,更高品质的服务,这是应该接受并放开的。社区经济的概念包含不同档次的服务,有的是基本福利,有的是自己花钱购买的福利。”有律师认为,政府对受群众欢迎的新生事物,应该“”而不是“”,要想办法从制度上加以管理,而不是想徒劳使之消失于无形。

   交通部对专车倡禁并举

  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有了积极的反应。1月8日,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表示,专车服务应根据城市发展定位与实际需求,与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传统客运行业错位服务,开拓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同时,交通部对专车软件的积极作用进行肯定,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交通运输部还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此举一出,网友纷纷点赞。

   出租车行业垄断受质疑

  专车带来出租行业震荡的同时,也引发各界对出租车行业垄断和高额“份子钱”的质疑。

  沈阳等地出租车驾驶员罢工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接连发表评论,直指向出租车行业垄断。

  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出租车“两头难”咋变“两头甜”》。新华社“今日关注”连发《“祥子”集体不拉活,仅是“专车”“黑车”惹的祸?》《三方吐槽“不满意”出租车遭遇“两头怨”》两篇文章,并配短评《用改革击碎既得利益群体的垄断》,直指高份子钱及垄断问题成出租车行业痼疾。1月7日和9日,新华社再次发声,指出垄断背后的权力庇护和《限制牌照让出租车公司能“躺着挣钱”》,揭示出租车行业垄断的根本。

  人民日报《是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在出租车领域采取配额制管理,把出租车车辆号段绝大部分放到出租车公司。由于事实上的垄断,出租车行业发展极为畸形:出租车数量长期不增加,形成、加剧打车难;公司长期靠高额的份子钱坐收渔利、一本万利,而出租车司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盈利大部分缴了份子钱,权益缺乏保障。即便一些车辆放给个人,也因为号码奇缺,被炒至天价,比如沈阳,炒到六七十万元一台车。出租车供求关系紧张,市场被严重扭曲。

   上海市交通委

  上海将如何应对专车服务,昨天,上海市交通委社会宣传处副处长黄晓勇接受本报采访。

  记者:交通部前不久表态支持专车服务,上海市交通委有何反应?

  黄晓勇:上海严格按照交通部的要求,鼓励专车服务平台与正规的租赁企业合作,但坚决打击私家车投入运营。现在查处的专车都是私家车,即使车主与汽车租赁公司签了合同,也并不能改变其私家车的属性。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私家车不允许运营。从乘客安全角度考虑,私家车和营运车辆的年检要求不同,营运车辆要求5年即报废,而私家车没有报废时间限制。另外,私家车不需要缴纳国家税收,运营成本低,但这样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记者:目前对专车的查处是通过什么方式,有没有查过专车服务平台有多少私家车?

  黄晓勇:既有道路上查到的,也有接到出租车驾驶员举报查到的。专车服务平台不愿意向我们开放后台,这就不讲社会责任了。

  记者:专车运营平台和部分乘客认为应放开出租车牌照管理或增量,交通委认为可行吗?

  黄晓勇:政府对出租车的数量必须管理,从避免道路拥堵考虑,上海市私家车也在不断增长,可利用的道路资源已经非常有限,小型汽车不可能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一个城市配备多少辆出租车,是出租车载客里程的利用率(载客里程除以行驶里程)决定的,超过70%则说明出租车运力紧张,上海这个指标是63%,还没有到达65%的临界点,因此不需要投放过多的运力。另外,不能把高峰时期的应急需求作为全天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应增加运营车辆。

  记者:市交通委接下来对专车管理有什么举措?

  黄晓勇:第一,严查私家车从事客运;第二,大力发展公交优先;第三,我们也在研究客运市场的细分,考虑高于出租车层面汽车租赁服务的试点,专车就是预约出租汽车服务性质,去年交通部也曾发过一个预约汽车服务规范的文件。

  记者:试点会考虑和专车公司合作吗?

  黄晓勇:他们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的车辆是有资质,要交税费的,他们用了正规车,营利空间就会缩小。 本报记者姜燕

   专车公司

  是细分市场还是挤占出租车生存空间,专车公司对私家车作为专车运营有何说法?昨天,“快的一号专车”公关总监叶耘作出回复。

  记者:交通部发布消息表示支持,各地禁声仍未停止,作为专车服务公司,你们怎么看?

  叶耘:交通部已经表态,说明业务的合法性没什么问题,虽然目前还有被地方交通委查扣的租赁车辆没被放行,但我认为是指令传达到地方还有一个过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确定租赁公司提供的车有营运资质。第一会审核所有租赁公司资质,第二会通过合同来约束,让他们提供正规的租赁车辆。

  记者:目前的专车中有不少私家车?

  叶耘:各地交通管理部门查的是平台上的私家车,当然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也不想说平台上提供的车百分之百都有正规牌照,这也是汽车租赁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城市,都存在汽车租赁行业牌照数量管理的问题。也有人大代表调查,一些城市,黑车的数量比出租车还要多,原因就是合法的运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市场一定会衍生出体制外的办法。我个人的认为,解决私家车出租的途径在于租赁车辆牌照数量管理的合理性要重新考虑,建议租赁车辆是不是可以从牌照的数量管制转变成“审核备案制”,车辆保证车况良好,各种险种缴纳齐备,就可以用于出租。 本报记者姜燕

   编后

  香香的出租车

  要说上海的出租车服务水平是全国最高的,我想不会有太多异议。但我仍然不喜欢乘出租车,味大,车颠,服务态度也因人而异。美国的出租车我更不喜欢坐,价高,车烂,司机态度也很不好。美国目前是世界上“专车”或私家车租赁服务最红火的国家,我想与他们的出租车太少、太贵、太差有关。再看国内刚兴起的专车服务,我几个体验过的同事都说好,车好,干净,司机彬彬有礼,车里还洒了好闻的香水。说到底,你能叫到的到底是专车还是普通出租车都没关系,只要能让我愉快高效地抵达目的地就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竞争,是个好事。 岳铭

  【相关链接】

  美国私家车租赁服务方兴未艾

  ■Lyft(成立于2007年)业务模式:私家车共享乘租网络,在APP发搭车请求,加入这个网络的车主如果发现顺路的话,就会来搭你一程,当然对车主来说也能有额外收入。公司提成20%。

  ■Getaround(成立于2009年)业务模式:P2P租车网络。要租车的用户可在Getaround中找到附近可供出租的私家车,配合预装的硬件,可直接在应用中完成车辆解锁,无需见面交付钥匙。

  ■RelayRides(成立于2010年)业务模式:P2P租车网络。大多数情况是车主亲自审核申请并交付车钥匙。

  ■SideCar (成立于2012年)业务模式:和Lyft类似,也是私家车共享乘租服务,付费机制较弹性,只给价格建议,具体价格由乘客决定。

  ■Flightcar (成立于2012年)业务模式:把车主出差旅游时停在机场的车租给来当地旅游的人。车主不仅可以省去停车费,每天还能赚到10美元的油卡。

   汽车租赁行业试点“诚信考核机制

  本市将通过制度设计加强对汽车租赁行业的监管。记者今天从市运输管理处了解到,有关方面目前正积极推行《行业合同示范文本》、《行业服务规范》以及租赁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试点等举措,以规范和完善汽车租赁市场。市运输管理处将会同行业协会实施《上海市汽车租赁行业服务规范》,对营运车辆的技术要求、服务设施、营运服务、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依据《上海市汽车租赁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开展质量信誉考核试点,主要从规范经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社会责任、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 本报记者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