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发布极地研究优先目标

31.03.2016  16:15

  过去几十年来,极地地区的快速变化对全球气候和社会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欧盟委员会(EC)启动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和支持行动——“欧盟极地网络-连接科学和社会”,在决策者、企业和行业的领导者、当地团体和科研工作者之间建立对话,推出“南北极综合研究计划”。该联盟根据近期极地研究战略文献,整理出欧洲极地研究12个领域的优先目标:
  极地气候系统。海洋和大气中关键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大气-冰川之间关键的相互作用;如何提升极地气候和全球气候的的预报和预测水平;极地气候变化通过海洋和大气环流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
  冰冻圈。控制极地冰川和冰原的关键过程及其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面永久冻土和海底永久冻土的变化;极地气候系统内浮冰的物理和化学交换及相互作用。
  固体地球。形成极地地区的地质动力和地质热力作用;极地地区的历史地质过程;关键矿物的分布;火山活动对全球大气和冰川稳定性的影响。
  古气候和古环境。古气候纪录中蕴含的极地气候和环境状况信息;利用模拟资料和代用资料,了解海洋-大气-冰川之间关键的相互作用和全球遥相关作用;利用关键地质时期(如间冰期、上新世)的极地纪录,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并提升预测水平。
  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空间学。如何量化、预测和管理极端空间天气事件对卫星、飞船和地面设施的风险;利用极地地区的纪录和观测(比如陨石),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对地球大气层的控制作用。
  人类影响。自然和人为产生的污染物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及未来变化情景;极地地区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源、汇、动力作用和影响;海洋酸化对极地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
  极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极地食物网的长期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如何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对人为和自然影响的脆弱性;如何可持续管理极地海洋和陆地生物资源。
  资源可持续管理。如何安全和可持续地利用和管理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变化对当地和全球食物资源和食物安全带来的影响;极地开采工业活动的驱动因素、开采状况、必需条件和开采后果;如何开展极地海洋作业活动;极地地区对“蓝色增长”和低碳能源转变的贡献。
  人类、社会和文化。如何维持极地地区的社会变化、文化变化和历史遗产;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未来以及教育系统在这一方向所起的作用;全球化推进和本地居民权利的识别对北极地区社区的影响;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快速变化的适应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应对战略;如何评估和了解极地地区对全球经济、环境和政治的重要性。
  健康和福利。如何保护北极地区居民的健康;目前和未来北极社区污染物的健康影响;如何改善北极地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社会和医学心理问题。
  国际关系和法律维度。不同层次的政治发展水平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国际资源管理机制如何适应极地变化;如何更好地认识影响极地地区的治理措施;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极地研究和观测系统建设。
  新的技术。在恶劣的极地环境中实现技术可持续发展,如自动系统、小型感应器、沉积物和冰芯钻探技术以及船舶降噪技术等;通过技术和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并研究其足迹;开发和提升极地地区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通过商业合作将技术和知识应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