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委员: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创建“双一流”
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刘伟认为,“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在于科学规划,而科学规划的难点是如何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来确定重点。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立更加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刘伟:首先,“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在于科学规划,而科学规划的难点是如何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来确定重点。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对学科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结合资源约束的现实来确定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此,必须遵循两方面的精神:一方面要出于公心,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出于其他的既得利益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还要出于科学的认识,科学把握社会和学术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遵循这两方面精神是科学规划的前提,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有14个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过程中又有9个学科被评为A+。如何发挥现有优势,需要进一步努力,其中最要紧的是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已经推出杰出学者计划、杰出学者聘任制度等措施,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支持、培养、吸引优秀学者。用一句话说就是“近者悦,远者来”,让学者们有一个比较舒心的学术环境,使他们能够抵御外在诱惑,安心做学问。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成长规律跟自然科学不太一样,是需要积累的,学者的人文关怀精神、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思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既然研究的是人文,对人文的反省就要有系统考虑;既然研究的是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应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这些都是需要深入实践、深入体会,不是简单从书本而来的。怎么培养一支这样的队伍,形成这样的人才梯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再次,要努力构建具有良好引领作用的评价体系。包括人才体系,学科评价体系,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等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评价标准本身就很有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主要的评价体系中基本是名列前茅的,但它在国际上的几大学科评价体系中的排名跟国内的大学比较起来就非常靠后,这种反差之大是很少见的。这可能集中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如何统一的问题。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本土性,是扎根在民族、国家、社会的具体实践和文化土壤当中的。必须以解决好民族问题为前提,回答不了本民族问题,想在世界上博得一席之地,也显然是无源之水。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人文社会科学有没有国际上的一般标准问题,这就需要认真深入的讨论,问题可能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人民大学来说,我们需要在探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标准上下功夫,包括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等,这个标准要考虑到本土、民族、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到国际比较和对外开放,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实现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