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懂得尊重家长和学生

11.12.2014  02:22

  12月10日消息:“王老师就像一个作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她写出来的书,而且每本书都有不同的风格。”一师附小5年级学生孙嘉悦这样评价语文老师王智敏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尊重家长、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有着20多年从教经验的王智敏在管理班级、语文教学上的秘诀。

  管理班级的法宝: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作为班主任,王智敏能够获取孩子成长的密码,“乱成一团的教室,只要是王智敏走进去,用眼睛扫视一圈就会立马安静下来。”校党支部书记许嘉美说。但奇怪的是,学生眼里的王智敏并不严厉。从1990年进入一师附小做老师,王智敏有着16年做班主任的经历。又因为她总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管理低学段班级的重任常常落在她身上。

  做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并不简单,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王智敏的做法是,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环境,因材施教。她家访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父母、是否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就连书桌和座椅的高度是否符合孩子生长规律,书桌前的台灯是否达到学习亮度要求等,都要一一仔细观察。

  “虽然不少家长起初有防备心理,但只要真正静下心来与他们细细交谈,总能得到信赖。”王智敏特别留意班级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并“不留痕迹”地给予他们照顾和帮助,“我从不轻易把家长叫到学校来训话,我把他们当朋友。

  语文教学的秘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王智敏教的班级里,“能说会道”的孩子不占少数,且个个文采飞扬。“王老师总告诉我们,回答对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参与其中。”5年级的王嘉昊说。王智敏认为,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帮助他们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点非常重要。

  喜欢阅读,是王智敏所教班级从一年级就养成的好习惯。新生入学开始,王智敏就提议在教室后面设置“读书角”,每名同学每个月带来2本书,并按照科普、文学、外语等进行书籍分类,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每节语文课上,王智敏都会与学生分享平日里搜集到的美文佳句,还会扩充课堂的知识含量。

  读书多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自然也提高不少。在王智敏看来,好的作文不能生搬硬套,创设生活场景和环境,写作的素材自然会源源不断。在一师附小的操场上,有18棵银杏树,秋至叶黄时,王智敏会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到树下玩耍。“树叶变成了好看的发卡、书签,孩子们把玩耍的感受和对秋天的理解写在作文里,都是佳作。

  带领团队的秘密:乐于交流分享经验

  “王老师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管理班级和教学的经验,甚至比较成熟的教学课件、教案和教学反思文章都与我们共享。”语文教师蔡雯君说。而与王智敏搭档5年的年轻教师朱晓玲则感慨:“板报应该按照专题形式进行布置,出现了厌学的孩子要与家长沟通寻求解决方案,许多经验都是王老师传递给我的。

  今年初,王智敏牵头、邀请全校优秀的6名班主任在校内成立“班主任工作坊”。每两周,工作坊为全校45名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结合现实教学一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将成熟班主任的经验进行分享。她说:“教育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获得经验,才能让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