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维权力量

03.11.2014  11:07

建设社会化立体化多层级维权机制

  女职工权益落实情况,国有企业明显好于非公企业,外来女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权益落实情况明显滞后于本地户籍女职工,高学历女职工权益保护状况明显好于低学历女职工。而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同样存在国有企业等女职工组织开展维权工作得心应手,非公企业等领域工会维权力量薄弱。“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任务艰巨。”市总工会副主席、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何惠娟在10月31日召开的上海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会议上表示,工会女职工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形成开放式、社会化的维权工作机制,推动建设“立体化、多层级”的维权载体,培养敢管会做善研的女职工干部。

  开放式社会化的维权才能更有力

  “工会女职工组织开展维权工作,要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向社会借势借力、整合工作资源。”何惠娟表示,对政府、司法机关等维护女职工权益主体,工会女职工组织将密切部门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女职工权益中的重大问题。对社会组织,女职工组织将进行资源整合,引导他们参与普法宣传、维权服务等女职工维权实事项目。

  据悉,在推动形成社会化维权机制方面,各级女职工组织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如2013年,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换届时吸收了人大、政府、女律师协会、女医师协会、央企、私企的优秀职业女性代表,作为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委员。又如,2014年9月至10月期间,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了“女职工劳动权益落实情况督查”,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5个委员团组成5个检查团,各配备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女律师。

  而就在这天,全市17个区县的上海工会女职工维权专家门诊和由7位女律师组成的上海市总工会女律师志愿团的宣告成立,壮大了女职工法律援助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

  立体化多层级的维权才能“零距离

  何惠娟认为,推动建设“立体化、多层级”的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权载体,才能实现女职工维权的“零距离”。各级女职工要一手继续抓专项集体合同,一手大力健全工会女职工法律服务网格化体系,并切实依法履行督促权益落实的监督职能。

  她指出,签订履行专项集体合同的过程,要成为女职工得实惠的过程,要将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利益问题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议题,重点推动将退休年龄问题、产假后回原岗位工作、妇科检查的落实等突出问题和女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纳入专项合同内容,条款要细化、量化,要狠抓监督检查,提高专项合同履约率。要着力构建求助热线、专家门诊、女律师志愿团“三位一体”的工会女职工法律服务和援助体系。市、区两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都将加强与人大、政协、劳动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把每年“三八”期间与劳动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开展的女职工权益专项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每年3月女职工维权月和10月维权周期间深入开展。

  敢管会做善研的女职工干部才更强

  针对当下女职工干部在开展维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重视维权工作、不会维权,何惠娟表示,市总工会将不断提升女职工干部维权意识和责任感,让女干部敢管;将加强女职工干部维权能力的培养,使女干部会做;将加强女职工干部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女干部善研。

  更多关于17个区县的维权专家门诊、女律师志愿团等女职工维权途径,请关注市总工会官网、官方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