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优质虾苗推广三年迈了三大步

16.07.2015  15:26

如今,南美白对虾已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然而,她是奉贤区农业的一大优势产业。全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近5万亩,占郊区养殖总面积一半左右,同时还在外省区承包虾塘6000多亩,养虾农户达3000多户。推广优质虾苗,确保虾农增产增收,是近年来该区农委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从2012年至2014年,全区优质虾苗推广三年迈了三大步,去年,该区优质虾苗普及率已达90%。区农委副主任顾德平说,奉贤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南繁北养”计划的实施。

□记者 卢连明

        在南方建自己的虾苗培育基地

据奉贤区农委水产科科长胡伟国介绍,奉贤区北枕黄浦江,南临杭州港,拥有13.7公里江岸线和31.6公里的海岸线,发展水产业和养虾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因此,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起步较早。然而,虾苗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瓶颈。以前,虾苗繁育的源头,大多集中在海南、福建等南方省区,虾苗的质量和价格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一般虾农为节省养虾成本,都去购买普通虾苗饲养,得病率高,单尾规格小,产量低,不但给虾农增加了养殖风险,还影响养虾收益。而优质虾苗具有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和抗病力强、规格均匀、成长快等优点。

为鼓励广大虾农使用优质虾苗,奉贤区提出了“南繁北养”计划,由养虾企业参与在海南文昌县建立了自己的虾苗育种场,与美国SIS公司合作,从夏威夷引进南美白对虾样本,培育出“凡纳缤”一代苗,又在福建省龙海市合作建立白对虾一代苗育种场,培育出闽申活力一号苗。这两个优质种苗基地培育的虾苗数量达10亿尾,以后又经过努力,使自培优质虾苗达到20亿尾,基本满足了养虾合作社优质苗的需求,解决了虾苗良莠不齐的问题。该区还出台了推广使用优质虾苗的扶持政策,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使全区的优质虾苗普及率不断提升。2012年优质虾苗普及率达20%,2013年达50%,2014年迅速上升至90%,优质虾苗推广实现了三级跳。

        合作社基地场发挥示范效应

对于上海海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来说,是“南繁北养”计划的较大受益者。理事长徐平告诉记者,他的100亩养虾基地和1000多亩合作社社员的虾塘,已连续8年放养优质虾苗了。2013年海锋水产合作社饲养的两茬白对虾平均亩产达到1411.4斤,平均亩产值达31620元,亩获得达19550元。去年受到低温和连续阴雨的不良天气,可徐平养殖的两茬白对虾亩产仍高达1430.7斤,亩产值达33140元,亩获利达20775元,比上年增收11.79%。今年上半年同样受到不良天气影响,该合作社养殖的第一茬白对虾亩产达到700斤,亩产值达17000元。去年,该合作社把海丰农场的200亩鱼塘改造成虾塘,一举获得成功。今年又在海丰农场承包5000亩虾塘,6月16日已在3000亩虾塘中放养了1.2亿尾优质虾苗。上海集贤虾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除了在本地饲养优质虾苗获得好收成外,还在新疆、黑龙江承包的1000多亩虾塘,全部放养优质虾苗,都取得了成功,并受到当地政府和虾农的欢迎和好评。

上海傲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分批起捕、抓大放小的养殖方法,商品虾规格都在35至22尾一斤,平均市场价每斤可卖到26至28元,2013年亩效益高达24800元,去年高达29150元。奉贤水产养殖合作社联社下属的19家养虾合作社已连续多年推广使用优质虾苗,都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个一”工程 做强白对虾产业

为了迅速推广普及优质虾苗,该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镇水产站和村水产专管员,经常深入虾塘向虾农宣传推广优质虾苗的重要性,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户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帮助虾农提高科学养虾水平。合作联社还对合作社开展苗种淡化、成虾养殖、饲料供应、收购加工、冷冻等技术服务。

胡伟国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做强奉贤的白对虾产业,促进虾农增收,该区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即建一个亲虾繁育基地:在南方育苗场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虾类知名公司合作,依托科研院校,利用南方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展种质选育工作,力争选育出优于进口亲虾品质的适合上海地区养殖的种虾。建一个苗种繁育基地:针对海南至上海航班紧张、运输成本高的情况,计划在上海建一个大型苗种繁育基地,利用海南基地繁育的优质白对虾幼体培育出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建10个菌种淡化基地:在奉贤新建和扩建苗种淡化基地,把南方繁育的苗种统一淡化后供应市场。建100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经驯养淡化的良种虾苗,辐射带动全市100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一万吨虾类深加工产品: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形成市场联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保证虾类原料全部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收购,加工和销售,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户虾农有效连接,切实解决虾农的销售难题,确保虾农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