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条]能源合作:中阿关系的重要基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首访选择中东三国,彰显出中东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中国能源外交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成中东石油最大出口对象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带,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和中东的合作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便先后与埃及、沙特、伊朗以及伊拉克等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双边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是全球能源第一大消费国、石油第二大消费国和进口国,更是中东地区石油的第一大买家,且中国没有跟中东任何一个国家发生冲突,因而,双方在实现发展战略的衔接上是一致的。
在诸多合作领域中,能源合作是中国同中东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早在2014年6月,习主席就在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合作格局。中东国家在国际能源生产和出口中占有巨大的份额。
据英国石油公司能源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东石油产量为13.40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1.7%,其中沙特、伊朗石油产量分别占据全球份额的12.9%和4.0%;2014年中东天然气产量为601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7.3%,其中沙特、伊朗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3.1%和5.0%。从石油出口来看,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也一直保持领先的优势,2014年该地区石油出口总量占全球份额的35.1%,其出口份额中的最大量 (17.5%) 销往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中国与中东国家建立持续深入的能源合作是利于双边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目前,涉及到双边能源合作的组织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合会)、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此外,“中阿合作论坛”、“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能源合作联盟”等机制也为中国与中东地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媒介。
太阳能等新能源合作蓄势待发
除传统化石能源合作外,未来中国同中东地区的能源合作也将扩展到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国际油价波动及金融危机加剧的多重影响,沙特等中东石油产出大国开始踏上开发替代能源之路。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东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据估算,以海合会国家为例,若能将太阳能开发出来,仅需0.2%的海合会国家总面积即可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但事实上,中东尤其是海合会国家的太阳能开发程度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成熟度不够,维护成本高昂。
近年来,沙特、阿联酋等国在太阳能开发方面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和相关基础研发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瑞能、晶科、常州亚玛顿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企业逐渐走进中东市场。未来,随着中国同中东国家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太阳能等新能源合作也将是双边能源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同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中,也要认清来自各方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为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中东地区形势复杂,是世界上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这些地区的政治安全因素已然影响到该地区的能源产业发展和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该地区内部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则来自西方国家对中东石油资源采取的霸权政策。
为此,中国同中东国家应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合作,还应重申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推进文明对话。除了借助已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中国同中东国家的能源对话和能源合作外,还要制定应对能源供应风险的有效策略,同时要促进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发展,加强同中东国家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并要兼顾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文汇报 2016.01.24 第06版 国际
原文: 能源合作:中阿关系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