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网友太幸运 免费给珠颈斑鸠当起"月嫂"

14.04.2018  14:03

原标题:这位网友太幸运:免费给珠颈斑鸠当“月嫂”,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家里窗台成了鸟妈妈的“月子会所”,给它当一个多月的免费“月嫂”,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去年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家住嘉定的网友“月小季”就收获了一段独特的“养鸟”经历。时值上海第37届“爱鸟周”之际,月小季将这段珍藏的回忆娓娓道来。  

   初遇:这对夫妇早就有“计划”!   

  时钟拨回去年5月15日,准备出门上班的月小季听到外婆激动地喊:“窗外有只蛋!”  

  跑过去一看,朝南窗台的一个角落,一盆多肉植物里赫然出现一枚雪白的鸟蛋,静静地躺在枯枝编成的鸟窝里。  

  窗台惊现一枚鸟蛋!  

  “莫不是它们俩的宝宝?”看到鸟蛋,月小季想起一个多月前的4月2日,那天上午,阳光明媚,两只珠颈斑鸠踩在窗台上,眺望着远方的横沥河,其中一只珠颈斑鸠不时侧过头,和另一只珠颈斑鸠“咕咕”“咕咕”地说着什么。此后一段时间,这两只珠颈斑鸠开始频繁光顾月小季家的窗台。  

  “不知道它们是来吃多肉的,还是来生娃的。”月小季把疑问晒到朋友圈,对于这两只珠颈斑鸠的目的,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后来一想,才发现原来在这里生蛋,它们其实早有计划!”月小季笑着说,她上网查了下资料,看到珠颈斑鸠在筑巢上比较“讲究”——通常由雄鸟寻找合适的地方,再带雌鸟一个个去看,直到雌鸟挑中一个地方,便一起开始筑巢。如此说来,4月2日那天,是雄鸟带着雌鸟来“看房”了!那“咕咕”的叫声,原来是雄鸟在问“新娘子”是否满意这套“河景房”,雌鸟便羞涩地点了点头。  

  雄鸟:“夫人,这间河景房如何?”,雌鸟:“我很满意。”  

  上海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表示,珠颈斑鸠是鸟类中比较不擅长筑巢的,其巢往往呈平盘状,甚为简陋,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结构甚为松散,它们主要在小树枝杈上或在矮树丛和灌木丛间筑巢,也有在山边岩石缝隙中筑巢的,但选择在居民窗台的盆景上筑巢,确实十分少见。“可能是这些多肉放在窗台上三四年没动过,没什么人类的气味,显得比较自然。”月小季说。  

   陪伴:见证“小毛球”们的成长   

  第一枚鸟蛋只是开始,此后,因为珠颈斑鸠一家的加入,月小季的家庭时常充满惊喜和温馨。  

  5月24日,眼尖的外婆发现了第二枚鸟蛋。因为生了第一枚蛋后,鸟妈妈和鸟爸爸轮流照看,一直坐在窝里孵蛋,所以很难看到窝里的具体情况。这天,外婆拉开窗帘,鸟妈妈稍微抬了下屁股,才看到它身下已经藏了两枚蛋。  

  将来会有两只鸟宝宝  

  “鸟爸妈对孩子的关爱,令人触动。”月小季说,有几次大雨滂沱,鸟爸妈被淋成了“落汤鸽”,瑟瑟发抖,却仍护着鸟蛋,不让它们受到一点风寒。平日里,即使天气晴好,留下照看孩子的鸟爸爸或鸟妈妈也一直坚守岗位,几乎纹丝不动。这份责任和耐心,值得很多人学习。  

  5月31日下午,月小季回到家,再遇惊喜——鸟妈妈和鸟爸爸难得都不在,窝里竟然有两只“小毛球”在蠕动!乌黑的身体上长着稀稀拉拉的淡黄色毛发,眼睛还没有张开,却仍好奇地探头探脑,十分可爱。  

  可爱的幼鸟  

  两只小鸟诞生后,月小季发现一个规律:随着小鸟的逐渐长大,鸟妈妈和鸟爸爸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白天,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捕食和采集食物,才能满足两个嗷嗷待哺的“小毛球”;到了晚上,则尽量归巢,挨着孩子打会儿瞌睡,可能是怕它们冻着。  

  等到两个孩子的个头和自己差不多,巢里的空间所剩无几后,鸟爸爸和鸟妈妈就挪到最靠近鸟巢的一盆多肉上,脚抓着花盆的边缘,将身体倾斜入鸟巢,张开羽毛,尽可能盖住孩子们。此情此景,令人感动。  

   纠结:不称职“月嫂”的小心思   

  对任何居住在城市的家庭而言,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观察鸟类一家的生活,都是十分宝贵的经历。月小季不断在朋友圈里上传珠颈斑鸠一家的照片、视频,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掀起了朋友们“泛滥”的爱心,每天都有人来问珠颈斑鸠一家的新情况。  

  这也吸引了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注意,6月5日,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专门派技术人员,在月小季家的窗台上安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为不惊扰珠颈斑鸠一家,特意伪装成一个蓝色的“花盆”,拍摄下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后来还被制成了爱鸟宣传片,广受好评。  

  下雨了,但我不能动,不能淋着孩子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到了小斑鸠们离巢的时候。借助监控摄像头,月小季看到了它们振翅起飞的瞬间,早孵化几天的“老大”在6月16日中午起飞,“老二”不甘示弱,次日凌晨4时也迈开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望着空落落的鸟巢,我们一家都有些怅然若失。”月小季坦言,自己心情差了好几天,就好像与亲朋好友告别一般。  

  回忆起这段“月嫂”经历,月小季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为了不打扰它们,我们几乎没有做什么,很不称职。”  

  但这是值得提倡的观鸟方式,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专家指出,如果在珠颈斑鸠筑巢后,人们频繁地去打扰它们,比如反复开关窗产生响声,或用手去触碰鸟窝、鸟蛋,很可能会让它们因为气味不对等原因弃窝。有些人还“好心办坏事”,在幼鸟长大,鸟巢空间不足时,为它们换了一个更大的人工新窝,导致大鸟离巢,幼鸟无人照料而死。  

  “我们就是怕发生这种情况,所以连窗户都不敢开,有几盆多肉就因为缺乏照料,为鸟‘牺牲’了。”月小季说,后来时间长了,鸟爸爸、鸟妈妈不怕生了,才敢轻轻开窗,用手机拍点照片和视频;顶多放一撮小米,可惜它们仍有野性,还是选择吃自己找来的食物。 

  月小季家的猫咪“披萨”也对珠颈斑鸠一家感兴趣,这让月小季更不敢开窗了  

  要说月小季为珠颈斑鸠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大概是在它们离开后,彻底清洗了窗台,“鸟粪积了厚厚一层呢!但如果还有鸟儿肯来筑巢,我们家仍会敞开大门!”  

   来认识下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华西南等地区,以及国外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是中国东部和南部最为常见的野生鸽形目鸟类。  

  对于珠颈斑鸠,许多上海人并不陌生,它俗称“野鸽子”,和麻雀(俗称“家雀”)、乌鸫(俗称“百舌鸟”)、白头鹎(俗称“白头翁”)一起被戏称为上海鸟类的“四大金刚”,也就是本地四种常见的“留鸟”。  

  珠颈斑鸠体长30厘米左右,和鸽子大小相似,其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它布满“珍珠”的颈部——颈部两侧为黑色,密布白色点斑,如同散落着许多颗“珍珠”。不过,这个“珍珠”斑点只有成年珠颈斑鸠才有,幼鸟没有,且幼鸟颜色也没有成鸟鲜艳。  

  珠颈斑鸠是温驯的鸟类,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栖息场地较为固定,主要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早晨天刚亮即外出觅食,主食是颗粒状植物种子,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软体动物,食饱后喜栖在高压电线或离地面较高的横树干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