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政府天使基金将扩至10亿 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03.06.2015  11:47

  随着上海“科创22条”的出台,一系列重大的任务举措也在加快推进的过程中。昨天,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素心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徐子瑛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集体采访。据悉,今年的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将扩大到10亿,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制度等方面,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徐子瑛表示,智能制造业,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发展的突破口。“智能制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使之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各个环节,可以使得过去大规模的制造更多向未来定制化、个性化的制造转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会注重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普及应用的同时,也希望带动高端的智能技术的软硬件同步发展。

  徐子瑛称,《上海市推进“互联网+”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未来上海将成为创新动力强劲、产业特色鲜明、企业规模聚集、品牌效应显著的“互联网+”产业名城。

  在张素心看来,对比国外发达地区,结合目前上海创新企业的现状,在天使投资方面仍然缺少有效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初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部分,去年9月,已经推出首期基金5亿元,受到一致的好评,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预计扩大到10亿元。“天使投资这方面,政府还是要加大关注并加大资金投入。

  在国有企业跟投机制方面,上海也在积极寻求突破。据悉,目前国有企业基金在上海大约有58只左右。“我们也鼓励国有企业成立基金来从事新兴领域的投资。通过并购创新资源,既支持相关国有企业投资新业态、拓展新业务,同时也帮助部分社会企业解决了早期的资金困难等问题。

  张素心表示,在前期调研中,确实也发现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在建立科创中心方面仍然不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从上海的角度而言,这些年来市级产业达到100多亿,有18个科技进步相关项目的专项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上海将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通过一个各部门关于财政资金投入的项目数据库,避免同一个项目申报不同专项资金。当然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还将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进行跨部门统筹。此外,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支持对象进行差别化的管理,强化对于支持对象稳定、持续的支持。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讨论,希望今年三季度可以出台。